笙协奏曲《云川》、大提琴协奏曲《黎明》、琵琶与弦乐队《行空》、唢呐协奏曲《唤凤》,5月22日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执棒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集中奏响了作曲家秦文琛的四部协奏曲,2023北京现代音乐节就此拉开帷幕。

北京现代音乐节创建于2002年,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今年的北京现代音乐节主题为“声悦启新篇 旋律铸辉煌”,为期5天,将举办3场“作曲大师课”、9场专场音乐会及1场音乐文化发展论坛。音乐节期间,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秦文琛将为师生和音乐爱好者带来一场“开放式”的公开课。

国内外3位作曲大师将与学生们进行分享与交流

“过去三年,这场音乐会推迟了四次,从开始我们就定了这4首协奏曲,到最后也没变过。”秦文琛说道。其中,《云川》表达对云和天空的无限想象;《黎明》的三个乐章都选择了中国诗人海子的诗歌片段作为创作的依据;《行空》 表达想象的无拘无束;《唤凤》以古老传说中美丽的“凤凰”为象征,召唤一种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当晚,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音乐节的师生以及音乐爱好者共享了这场音乐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右一)、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秦文琛(右二)等演出结束谢幕。主办方供图

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作曲家,秦文琛在音乐节期间,还将举办一场“开放式”的公开课。秦文琛表示,此次的“作曲大师课”,他并没有设置固定主题,而是采用“开放”形式,增加互动性。“我将就学生的作品提出建议,比如,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进,就像在课堂上讲课一样。”秦文琛说,公开课不仅面向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外地赶来参加音乐节的学生,以及音乐爱好者都可以参加。

另外,美国作曲家及音乐理论家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美国青年作曲家查德·卡农(Chad Cannon)也将分别带来一场线下讲座,结合他们自己学习作曲的经历及其创作经验,与学生们进行分享与交流。

据了解,此次北京现代音乐节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持续探索,通过突出“演出、教育、交流”特色来搭建国际艺术文化交流平台。音乐节共举办9场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专场音乐会及1场音乐文化发展论坛。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北京民族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圣风室内乐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等演出团体,以及百余名艺术家轮番进行展演。论坛则将从“中国与世界”大维度出发,针对学界关注的“扬琴音乐文化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势进行交流和互动。

“音乐是美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央音多举措助力美育教育

如今,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所培养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发挥着艺术高校在艺术教育和美育方面的引领作用。

记者了解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圆梦工程”艺术振兴乡村——青少年美育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之“美”,感受到音乐之“乐”;央音的老师和学生深入革命老区走访调研,进入小学开展音乐课教学,为一线教师进行培训……

在秦文琛看来,音乐是美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一切艺术最后其实是向音乐聚拢的。”秦文琛说,诗歌、绘画都会讲究音乐的节奏性,很多画家也喜欢听着音乐作画。

在生活中,很多家长注重审美和音乐启蒙教育,有人认为,学习音乐天赋很重要。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秦文琛表示,通常人们所说的五音不全、或是色盲,在学习音乐或绘画时的确会存在障碍,“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很多小孩都是很有天赋的。”比如绘画,小孩特别有想象力,没有固定标准,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这是非常难得的。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