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州大学摊上事了,被自己的“孩子”举报,说是历史院某课堂讲授的内容不当。一时网络发酵,各种矛头一并向兰州大学聚焦。也难怪,近年来大学出的事太多了,除了学术造假,还有就是某些老师裤裆里那点事。兰州大学,这所西北上游唯一的一所985高校,虽然没有地缘优势,但多年来自有其丰厚底蕴,故而,网络引发舆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好在,兰州大学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调查取证,给予了客观的、正面的、真实的回应,阻隔了舆情那种天马行空的发散。这里,为兰州大学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网传内容,兰州大学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高度重视。立即成立工作组,启动调查核实工作。

怎么做的呢?调取课堂视频、与上课学生核实。

最终结果如下:网传内容为我校历史文化学院《世界近现代史(下)》课程课件中的两张页面,讲授的内容为“冷战的起源”一章第四节“冷战早期的冲突”,抗美援朝战争是本节课的一个案例。在讲到抗美援朝战争影响及意义时,授课教师引用网上曾经出现的“一得九失”等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这些观点是错误的。

兰州大学的回应,没有欲盖弥彰,没有云山雾罩,而是简明扼要针对事件本质点,通过有理有据给予回复。这原来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处于什么目的,断章取义地给自己老师欲加之罪。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社会弥漫着一股是不是就喊打喊杀的风气。司马夹头今天捶这个,明天捶那个,结果是民营经济陷入一滩死水,导致现在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兰州大学这位举报的学生,大抵是司马夹头的视频、文章看多了,无形中也熏陶出“喊打喊杀”的习气,一言不合就要干,干的还是自己授业老师,干的子虚乌有断章取义,干的不问青红皂白,真是得到司马夹头等“干将”派的精髓。我不知道这是可喜,还是可悲?

大学者,有大师也。

大师者,真学问也。何来真学问?就是思想之深刻,见解之独特,思辨之严谨,人格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如果一个老师,总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对人事物境全然没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那这样的老师真的就不如百度百科,那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工具人”。

何为“工具人”?盖指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思辨,逆来顺受,人云亦云的人。如果大学还是像中学一样,填鸭式地接受知识,而不是提升思辨力,那大学意义何在?

一个大学老师,将自己一生的经历、经验、所学,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思辨体系,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接受到的不是填鸭式的知识传递,那这样的老师,我们是要点赞的。就如兰州大学历史文化院被举报的这位老师,就是从思辨的角度,让学生从不同维度来看待朝鲜战争,这应该是位好老师。

但,就是这样能够给予学生思想、提升看待问题思辨力的老师,现在却不敢在课堂上“大放厥词”,因为,学生是不是就拿出手机,断章取义地“拍照为证”,让老师处于人人喊打的舆论场。

于是,现在的老师,即便学富五车,真知灼见,也只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想想,谁受益了,谁又损失了?

我记得90年代末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激发学生反向思考问题。

在印象最深里,是教我们《政治经济学》的罗老师,他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猫”、“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属于技术逻辑,但,技术逻辑必须要依附在上层建筑,如果没有相关的机制设计,那么,哪天猫吃肥了,怎么控制猫,河过去了,怎么办?

今天,回想起二十多年这番见解,是不是有点振聋发聩?如果,那时的学生,也去举报罗老师,说他否定改革,说他“大放厥词”,那我们还能听到这样真知灼见的学者良心吗?

兰州大学回应来看,没有说出是哪位老师,也没有点名是哪名学生,这是兰州大学这所百年名校的底蕴,“孩子”犯错,不能一棒子打死,还是要给机会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老师,也是职责担当,不能让自己的老师受到无妄之灾,是一所名校的风骨。

兰州大学这个乌龙举报事件,让我们不由深思:我们的教育,到底哪儿出了问题,怎么办呢?

图文:匠风部落 匠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