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对内存的需求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到了内存8GB起步的阶段,甚至有16GB内存的产品——这是因为安卓系统的设计所致:应用需要多少内存,系统就会调用对应的内存容量,即便是后台驻留也会占用大量内存保持动态调用。显然,谁都希望拥有更大容量的内存,这样可以保证应用的流畅度,无论他处于运行状态还是后台驻留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两年兴起了一种新的方式,或是称作融合内存、或是称作扩展内存。好像在设置中通过滑块调整就可以无损增加内存容量——重点是这种方式是“免费”的,听起来好神奇。其实,这就是通过系统软件设置,借用存储芯片的容量来部分“取代&增补”内存容量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真,手机内存融合不能说毫无用处,但是真的作用极为有限。第一它并不是新技术,第二是它的运行机制不会起到多少正向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机涉及到存储的设备就两种:RAM和ROM,前者就是内存,即易失性存储、数据断电即丢;后者是闪存芯片,即非易失性存储、数据可以长时间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电脑一样,RAM追求高速,ROM追求的是存储容量,它俩之间因为技术差异读写性能天差地别。例如目前旗舰级手机使用的内存、存储芯片组合是LPDDR5X + UFS4.0规格,前者速度理论上可以达到68.26GB/s,后者不过4.6GB/s的水平,实际还要看存储芯片规格是PLC还是QL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借用存储芯片的容量来“弥补”内存容量的不足,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是多么的天(ke)真(xiao),这可是将近15倍的速度差异哎!后果就是,如果你使用了手机内存融合技术,可能会发现驻留应用到后台时进行切换反而会更卡,原因很简单,速度实在跟不上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还要考虑到非易失性存储的颗粒写入寿命问题,频繁的读写调用,也会大幅度降低存储芯片寿命——对比存储的照片、视频乃至其他APP应用,当作内存时数据的反复调用非常频繁!

当然,这个技术本质上也不是新玩意,所谓的内存融合不过是包装一下老技术起的新名词罢了!ZRAM是Linux的一种内存优化技术,它划定一片闪存区域作为SWAP的交换分区,但是它本身具备自动压缩功能,从而可以达到辅助Linux匿名页的交换效果,变相“增大”了内存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技术从2021年开始就有厂商在有意无意的提及,比如Tubro内存技术等等吧啦吧啦,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手机厂商敢大肆传宣,原因你是懂的。所以不要关注这一点,对于低内存手机来说经常手动清理后台驻留就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