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对原先的兄弟大开杀戒,为了就是西边多一个战略缓冲区,与北约之间开战时有多余反应时间。

为了自己的绝对安全,俄罗斯先下手为强,在乌克兰加入北约之前,掐死这个念头,拔掉泽连斯基这个毒刺,把乌克兰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一起颠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战争

俄乌战争长期拖下去,俄罗斯的经济会被拖垮,国内反对派乘势而起,普京有可能被轰下台,俄罗斯的国力会进一步削弱,不败也是败。

随着芬兰真正成为北约国家,俄罗斯和北约又失去了一大片缓冲区。这是俄罗斯不愿看到的。

俄罗斯对缓冲区的执着,对安全感的担忧,可以上溯历史。

历史上,苏联为了在远东建立缓冲区,支持外蒙古王公贵族搞独立,从中国分裂外蒙古。从上世纪20年代支持分裂,造成事实上外蒙古独立,到上世纪40年代,逼迫蒋介石同意外蒙古名正言顺独立,最终,外蒙古非法公投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尔塔会议后,斯大林对蒋经国讲,外蒙古的缓冲区,一是为了防止美国从远东攻击苏联,二是要防止日本重新崛起从远东苏联,三是要防止中国强大以后与苏联翻脸,进攻苏联。

可以说,斯大林用心险恶,侵略扩张到别人家门口,还要从人家身上撕下一大块土地当作他的缓冲区,以邻为壑。

为何不把西伯利亚独立出来,当作与东方国家的缓冲区呢?

俄罗斯执着于缓冲区,只能说俄罗斯太缺乏安全感了,因为国土辽阔但人口稀少,所以希望在周边建立一个缓冲区,这样即使爆发战争也临时威胁不到本土,也为俄罗斯争取了一些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还有一个南部缓冲区,就是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山脉以南的三个国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往日都是沙俄的地盘,也曾经是苏联的地盘,他们如今也成了俄罗斯眼中的缓冲区。俄罗斯不仅要防范北约,还要防范高加索的土耳其和中亚的伊朗。

如果发生战争,就在缓冲区开战,祸害的是缓冲区人民。

日俄战争

1904年,日俄战争的时候,战场既不在俄国境内,也不在日本境内,而是在清朝!清朝当时持中立态度,可受伤最惨的也是清朝。那时候的清朝就可以称之为日俄之间的缓冲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俄战争

可以说,苏俄执着于缓冲区,就是以邻为壑,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不顾他国感受。

其实,俄罗斯最好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而不是想办法把其他国家变成自己的缓冲区,拉他人垫背。

普京上台时说,给我二十年,还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但是二十多年了,俄罗斯经济进展滞缓,综合国力下降,在俄乌战争中表现很拉胯。

俄罗斯该反思自己的缓冲区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