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为您奉上不一样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丨张溥杰
1969年初的晚上,马德喜父母从生产队开完大会正在往家走。路上碰见了两个人,听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那年头人比较质朴,马徳喜的妈妈问他们要到哪里去。
对方说他们是兵团的工人,想要回15公里以外的兵团
当时天色已晚,也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单靠步行的话还要走很久。而如果露宿野外,也非常危险。
于是马徳喜的妈妈建议她们先住他们家一晚,等到第二天一早再赶路。
这对夫妇稍微犹豫了一下,就跟着马徳喜他们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这对夫妻就早早起床要走。
不让人吃饭就走,不符合待客之道。马徳喜的妈妈挽留他们吃完饭再走,他们坚决不吃。毕竟住了一晚已经添了不少麻烦,再吃饭说不过去。
临行前女人掏出两块钱,作为报酬。马徳喜的妈妈坚决不要,在她看来,在家里借宿一晚,也不值啥,怎么好意思收钱呢。就这样,妈妈将夫妻二人送走了。
谁知过了半个月左右,那个女人又找了回来。
在马德喜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她这次来不为别的,而是专门给马徳喜和他的兄弟姐妹带来了很多好吃的。
因为新疆当时不产花生,马徳喜第一次见的时候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怎么吃,连壳都给吃了。
在阿姨的帮助下,他们才知道这是花生,需要剥壳吃。
闲聊中马德喜一家知道,阿姨姓马,名叫马凤兰,那个男的叔叔姓张。也是两家有缘,正好碰见了。
一来一往,两家人的关系越发密切了。
自从认识之后,他们几乎每个月至少过来串一次门 。每次来都给孩子们带来不少好吃的,很多还是马徳喜没有见过,从嘉峪关里运过来的。像柿子,核桃,葵花籽等。
马凤兰阿姨也时常鼓励马德喜他们要好好学习,走出嘉峪关,去南方相对发达富裕的地区走一走看一看。
好好学习看看世界的种子就在马徳喜的心里种下了。
当时他的父母虽然知道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但是至于怎么选择,选择什么,其实都不清楚。
反倒是马凤兰阿姨给了他们一些启发,至少要先走出村子,去嘉峪关以里的地方看一看。
马德喜后来的一次家庭变故,更是让马凤兰阿姨念念不忘。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让马德喜63岁时,还要寻找马凤兰呢?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马徳喜家住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
姊妹七个,他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哥哥,下面四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
由此可见,他们一家的负担不轻。
新疆冬季非常寒冷,房子都是干打垒的墙面 全家一个大通炕,一家人都挤在上面。由于被子少,姊妹几个盖一床被子。
马徳喜记得很清楚,他小时候棉袄里没穿什么贴身衣物,有的棉袄连扣子都没有。用手一裹就这么过冬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他们的父母虽然目不识丁没有文化,但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学习。因而对他们的学习抓得很紧。
他们宁愿自己多辛苦一些,也很少让七个孩子参与家里的农活。并且想尽办法给他们补充营养,每当生产队发细粮的时候,都会紧着孩子们吃。
1969年马凤兰夫妇借宿他们家以后,给了马德喜很多鼓励。
因而马徳喜上学十分用功,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直到1972年时,他们家里发生了一件事儿。
马徳喜的父亲有天晚上突然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之后,原本就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里几口人要吃饭,爸爸工分又挣不上。
无奈之下马德喜只好暂时休学,帮着家里多挣一点工分。想着等着爸爸康复之后,就可以再去上学了。
不用说,此时马徳喜的内心非常难受,仿佛自己走出嘉峪关的梦,蒙上了一层阴影。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父亲竟然因为术后感染导致再次开刀做手术,身体大不如从前,无法再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即便去生产队干活,也只能做一些较轻的劳动,意味着工分就低了。
一家九口人要吃饭,还有弟弟妹妹要上学,可是愁坏了马德喜一家。
有天马凤兰又来他们家串门,看到本该上学的马德喜却呆在家里。
还没等他开口,马凤兰倒是先说话了:上学的时间,你怎么没有去上学?
一句话说得马德喜是百感交集,就把实际情况和盘托出,说自己不想上了。
马凤兰看了看马德喜的妈妈,劝她道:有困难可以跟我说,我全力资助你们。但是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将来才有出路。
临走前马凤兰硬是塞给了马徳喜的妈妈十块钱。马德喜的妈妈不好意思收,但是马凤兰非常坚决,硬要给,而且要求必须要让孩子上学,明天就要去。
不要小看这十块钱,在那个时候可是救命钱。马德喜后来才知道,当时马凤兰的工资也不过才二十块钱。也就是她把自己一半的工资都拿了出来,
就这样马德喜重新回到了学校,马凤兰每年都会给他们家里十块钱。
为了作为报答,马德喜的妈妈得知马凤兰家烧柴比较困难后。就发动孩子们把她家的柴禾给供上,至少一冬天不受冻。
就这样,马德喜姊妹几个,每半个月给马凤兰家里送一趟柴禾。
而马凤兰也是讲究人,每次都不会让他们拉柴禾的车子空车回去。
除了日常的米面油之外,还会让他们带回去好多好吃的,甚至包括像什么酱油、醋等一些小的调味品,生活用品。
将近十年的时间,马徳喜一家在马凤兰阿姨的帮衬之下,生活慢慢好起来了。两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马凤兰阿姨也总是说,她有两个女儿,马徳喜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没能与马凤兰阿姨道别
1979年,马徳喜考到了塔城师范学校,成为村里的第一人。
马凤兰听了非常高兴,给马徳喜买了衣服,还给了马徳喜钱。
大学和高中不一样,一上学就几个月回不来,放假回来之后,马徳喜就想去阿姨家看望一下。
而妈妈告诉他,阿姨家已经迁走了,回河南平顶山了。马徳喜的心猛地难受了一下,也没能道个别。
1981年马德喜毕业以后,他做出了一个让全村人都不解的决定,回到家乡当老师。
村里人觉得,好不容易考上学了,分配到了别的地方,怎么又回来了呢。
可是马德喜内心非常清楚,如果当初不是马凤兰一家的帮助,他或许就与上学无缘了,更不会考上大学。
而且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是完成自己梦想的一个方法,他希望村子里的孩子也能够像他一样,通过读书有机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马德喜的第一批学生有60个,全都是少数民族刚开始入学的学生。
因为当地都是牧民,上学读书的观念不是很强。结果刚开学,马德喜就发现有两个学生没有来。
他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找到了一个学生的家,问他为何不上学。
只见学生耷拉着脑袋,半天不说话。末了才脸通红的憋出一句:“老师,我的鞋没有了”。
马徳喜一看,果然光着脚丫子。当即就用自行车载着学生去集市买了一双鞋。
每当看着这些孩子,马徳喜总会时常感慨,自己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如果不是马凤兰阿姨的帮助,自己早就辍学了。
在他的苦心孤诣下,这批学生非常争气,好多人最终考上了大学。
马德喜将自己的得到的爱与善良,传递了下去。
后记
自从马凤兰阿姨一家搬走之后,马德喜也一直想着要去寻找。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退休后,马德喜始终忘不了这件事。也曾开车专门到十五连打探过马凤兰阿姨家的消息,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原来的老人都已经搬走,一无所获。
同样忘不掉的,还有马德喜的父母,他们时常念叨着这位恩人,不知道他们过得如何。
2003年,马徳喜的父亲去世了,2004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去世之前,他们都分别念叨着说想见马凤兰一家人一面。
马徳喜心里明白,这也成为了二老最大的遗憾。
所以退休后,马德喜没敢懈怠,一直在寻找马凤兰一家。
希望能够亲口告诉她,自己是如何在她的影响下,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意义。自己又是如何将这份爱传递下去,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
那么马徳喜能不能找到改变他一生的马凤兰阿姨呢?
经过多方力量的联合寻找,马凤兰阿姨找到了。
此时的她已经85岁高龄了。自从全家离开新疆之后,就一直在河南平顶山居住。
听说马德喜再找他们一家,马凤兰激动地难以入眠。
同样激动的睡不着的还有马德喜,一大早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了平顶山。
再见面时,马德喜如同当年那个孩子一样,紧紧拥抱住了马凤兰阿姨。
得知马德喜是一名老师,帮助了很多人,马凤兰倍感欣慰。这就是马德喜对他们一家,最好的回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