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成为看见的风景——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举行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开放日暨东莞市小学体育“品质课堂”教研组展示活动

“最美人间五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春之美,在于希望与勃发;研之美,在于学习与提升。为践行新课标理念,落实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升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的大单元教学能力,5月24日上午,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首届“课堂节”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开放日暨东莞市小学体育“品质课堂”教研组展示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篮球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体育与健康杨超教研员,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教育局教研中心钟善为教研员,以及来自市内外多所学校的近百余教育同仁相聚一堂,共同参与了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松山湖园区小学体育教研员钟善为

活动伊始,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教育局教研中心钟善为教研员致欢迎辞。钟老师首先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表示诚挚的欢迎,向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松湖教育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厚爱,表示由衷的感谢。并指出松山湖第一小学一直在“生态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立足“生态课堂”的打造,努力打造高品质的体育课堂。此次活动是对“教-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小学篮球单元结构化教学的研究、实践、成果与思考的集中展示,共同研讨,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篮球课例展示

甘繁华老师以篮球《运传投组合技术》为主教材,结合脚步的移动,通过将运传+接投组合动作与体能发展和比赛相结合,紧紧围绕“学-练-赛”循环进行教学,课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练习方式呈现多样化,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既发展了学生体能,又充分体现新课标“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授课:甘繁华老师

李方豪老师课例展示的是《篮球4v4比赛二》的内容,属于水平二四年级,篮球单元的第18次课。通过上节课分组抽签进行了第一轮的单淘汰赛,这节课通过上节课比赛结果进行第二轮比赛,决胜出第一、二、三、四名,学生都充满了期待和激情。本节课根据学练赛循环、无卡顿教学等理念,实施整体结构化教学,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协调性,让学生在练中学,赛中学,以赛促练,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授课:李方豪老师

微缩课堂展示

接着由学校赵怀杰老师和常柏林老师分别展示了两节微缩迁移课;赵怀杰老师展示的微缩课是《篮球运传投组合》水平三六年级第九课时;常柏林老师展示的微缩课是《小篮球4V4比赛课》水平二四年级第18课时。两位老师将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用简短的10分钟,高能高效有品质地展示出来,将体育与健康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表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授课:赵怀杰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授课:常柏林老师

专家点评和讲座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员杨超老师在点评中对授课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杨老师肯定了两节课的循环教学策略的运用,取得显著效果。杨老师鼓励年轻教师精研教材,要求在课堂上结合新课标的理念下,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练-赛-评”一体化方面要进行探索与尝试,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并指出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全体学生,注重细节,于细节中彰显专业,给予学生行之有效的学习指导。同时杨老师的讲座《体育与健康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给了大家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东莞市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员杨超老师

杨超老师在主题讲座中,结合自己的教研经验与老师们真诚交流,提出课堂中如何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提供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方法。教-学-练-赛-评一体化推进,实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最优化。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老师们探索“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指明了方向。

教,然后知不足;研,然后有所悟。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给老师们注入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方向。一场有温度、有热度、有深度的实践研修活动,定能开拓青年教师视野,赋能体育教学增长点,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阶梯。一个人走得很快,但一群人走得更远!教研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修行,对于提高高效课堂的探究,我们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