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为《品读》2023年第5期内容

饭盒

以我个人的理解,“饭盒”和“饭盒子”是两个不同时代的物件。尽管都是盛装饭菜的器皿,“饭盒”显然更接近当下,而“饭盒子”则属于遥远的记忆,带着叮叮咣咣的声响,不绝如缕。

那时的饭盒子是铝制品,印象中大概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银白色,一种稍微偏黄一点。这两种饭盒子我都先后拥有过。

1987年,我考上位于古镇城子坦的新金三中。爸爸为了我上学方便,竟也举家搬到城子坦镇下辖的苗屯村。这样我就不需要住校,而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从苗屯村骑自行车到镇上,需要半个多小时,早出晚归,中午休息时间太短,就只好自己带饭。走读的学生,学校是不卖给饭票的。不过自带饭也好,学校食堂的伙食属实不敢恭维。

早晨妈妈将预先准备好的饭菜,装进饭盒子,用网兜装好,挂在车把子上,或者固定在后座上,这样打点好了,我就可以上学了。饭菜一般来讲都是比家里平常吃的要好一些,比如炒鸡蛋、蒜毫炒肉、芸豆炖排骨等等,或者装上一两个咸鸭蛋、茄盒、烙好的馅饼等等,那时那地,这些都算得上美味。不是家家都可以在饭盒子里装进这些食物的,但父母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也得要这个面子,尤其不能让“念书的”亏了嘴。

走读的学生,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饭盒子送到食堂,学校免费给大家熥饭。为了辨认,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饭盒子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甚至几年级几班。因为全校有几百号人带饭,饭盒子全部放在一个大蒸锅里,中午下课排队取饭盒子,你需要迅速找到自己的饭盒子,才不影响别人。你对饭盒子的形状、颜色,甚至上面绑的布条,都要极其熟悉。但是那么多饭盒子,总有极其相似的,有时也难免拿错。有时被别人拿错了,你可能面临吃不上午饭的危险。有一次,我刚买的新饭盒子被人“拿错了”,那时的乡下孩子普遍比较腼腆,我也如此,宁可饿着肚子,也不好意思吃人家的饭。那天,我饥肠辘辘度日如年,傍晚回家还被妈妈责骂了一顿。要知道,那可是长身体的年纪啊!

学校食堂限于条件,只能允许住宿学生坐下来吃饭,而自带饭的学生就只好在教室里吃。中午的教室,于是就弥漫着各种饭菜的味道,直到下午的前两节课都不散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学了,空饭盒子再次回到车把子上,回到后座上,勺子、筷子与空饭盒子的交响,从学校门口一直延续到家。乡下的路,基本都不平坦。一群又一群男生女生,骑着自行车风一样匆匆驶过,那简直就是饭盒子交响乐。这时候车铃就被代替了,人未到家,饭盒子的响声率先传到家里。正在跟邻居大婶大娘拉呱的妈妈说,俺家念大书的那个要账的下学了……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那个年代的工厂里,也随处可见,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后座上都夹着一个铝制的饭盒子,他们快乐地上班下班,没有一句牢骚。那年,省作协组织一批中青年作家到沈阳市铁西区的工业博物馆采风。中午,接待方为我们安排在“工厂食堂”吃饭,所上的饭菜基本都是大锅菜,盛菜的器皿都是饭盒子。年轻人直呼有意思,而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则见怪不怪,吃得有滋有味。而我,则不由得含着泪……

哦,新金三中,你是不是还欠我一只饭盒子?

彩色跑

如果不是翻弄高中时代的照片,我或许已将跑裤这件“奇装异服”彻底忘记。

事实上,那张照片里面并没有我。只是几个高中男生与班主任石老师的合影,想来那时我已离开校园,到鞍山当兵去了。记不得哪一个同学,将照片寄了一张给我留念,算起来也是三十多个年头了。

让我感兴趣的是,石老师的裤腿处泄露了那个年代的时尚之物:粉红色的跑裤

当时的跑裤,并不是为了跑步穿用,其实就是一种衬裤而已。至于为什么称为跑裤,似乎无从探究。那时的年轻人,也似乎每个人都有一条颜色各异的跑裤。当然,我也有一条,是天蓝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跑裤的面料大多以丝绸为主,柔软,透气性好。颜色以粉红色和天蓝色居多,也有碎花的图案,不拘一格。

时尚这个东西,最是无理,不晓得突然间就有一种服装流行开来,人们就仿效为之。跑裤在远方的城市里,是否流行过,我不得而知。我居住的乡间,人们纷纷到集市上,扯来各种各样的面料,到裁缝铺做一条心仪的跑裤。许是刚刚解除禁锢的人们,对大红大绿有了极为大胆的需求。尤其是青年男女,肆无忌惮地穿着颜色鲜艳的跑裤,在乡间招摇过市,堪为西洋景。

跑裤一般做得比较宽松,为凉快计,人们还是舍得费一些面料。所以有人的跑裤就很夸张,好像肥硕的裤腿里面,躲进一个小孩子是没有问题的。盛夏季节,白天夜里,人们在屋外乘凉,都穿一条跑裤。不过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少有如此打扮。即使有的老人也有穿着,裤腿都做得较瘦,颜色则以深蓝和灰黑为主,不事张扬。

我的母亲为我做了一条天蓝色的跑裤,放学回家,我就把外面的裤子脱了,穿一条跑裤在院子里走动,很是凉快。上学的时候,外出的时候,外面一定要套上长裤子,但裤腿处能露出跑裤的裤脚,大约一两厘米的样子,则是恰到好处。这一切表明,我也有一条时尚的跑裤,家境尚好。也有一些当时称为“二流子”的年轻人,很夸张地穿着喇叭裤,裤脚露出大红大绿的跑裤,骑着自行车满街招摇,颇有些领风气之先的派头。现在想来,着实可笑。但那个年代,人们对于美的需求很是饥渴,一时间美丑不分。

我把这条跑裤从初中穿到高中,从高中穿到部队。看着石老师也穿着一条粉红色的跑裤,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心中开始坦然起来。当时城乡差别很大,小镇在我们心目中就是大城市的感觉。看着城市人也穿一条跑裤,我们确信这种流行不是乡下的独创。到了部队,看到很多战友也在休息时穿一条跑裤,尤其是城市兵也跟我们一样,遂大大方方地穿起跑裤来。只是按照军容风纪的要求,跑裤露在裤腿外面是不允许的,我们只好在节假日才穿上一回。

至于什么时候,跑裤从我们的衣柜里消失了,我没做过细究。反正,那种裤子里鼓鼓囊囊的感觉,也一并消失了。

一条天蓝色跑裤,暗喻了我对天蓝色的热爱,命运的密码,指引我穿上了天蓝色的军装。而石老师们中意的粉红色,又透露着怎样的人生信息和审美情趣呢?过往的时尚,生命的细节,细细琢磨,很有一番趣味。

让裤子跑起来,往事温暖而多彩。俗世间的行走,或许正是缘于一条时尚的跑裤而一路云淡风轻呢!

石老师不久前退休了,哪天有机会见面叙旧,我一定问问他:那条粉红色的跑裤还压在箱底吗?

原标题 :《校园两章》

作者:李皓

责编:张子晴 / 校对:郭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