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突破4亿大关!

中国电信公布的2023年4月主要运营数据知悉,当月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净增149万户,累计移动用户数4.0019亿户。从2008年的2800万到2023年的4亿,15年,超过14倍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15年也正好是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从3G跟跑、4G并跑、5G领跑的时间节点,你可以说中国电信移动业务的发展是跟着行业一起成长,但熟悉中国电信的人都知道,这堪称一部筚路蓝缕的创业史。

可以说,4亿中的每一个1都来之不易。

进入到4G时代,中国移动在TD-LTE的“抢跑”,给了中国电信很大压力,用户数开始净减。虽然早在2013年底就获得TD-LTE牌照,但中国电信显然更加心仪产业链更成熟的LTE FDD。其实在当时,中国电信就已经计划缩减CDMA投资,全部转向4G,可谓“万事俱备,只待‘牌照’”。

在2014年的天翼手机交易会上,时任中国电信董事长的王晓初说出,监管部门将在“两个小时后”发放FDD牌照之后,现场掌声雷动。“今年的春天来晚了,但不代表百花齐放会过去。”这句话更是成为行业经典。

再到现在的5G,中国电信携手中国联通走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进行5G全生命周期的共建共享。通过共建共享,快速实现能力升级,带宽速率翻番,实现C-Band 200MHz带宽下全球最高速率,用户感知进一步提升。

15年时间,中国电信将一手烂牌打成王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端是入口

从技术的角度看,CDMA是优于GSM的,但对于移动通信而言,谁率先形成规模谁就有优势,就有话语权,产业链也能够快速成型。面对CDMA孱弱的产业链,还有高通税的存在,终端厂商一般不太愿意生产C网手机。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电信提出终端引领的策略,通过集采和补贴等方式鼓励厂商生产C网手机,用真金白银催熟CDMA产业链,“天翼3G手机订货会”也在那个时候开始举办,也是现在“天翼数字科技生态大会”的前身。同时,中国电信还积极举办各类CDMA产业链峰会。

这一策略推进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插曲和小故事,最著名的就是王晓初的“汗颜论”。“中国电信年初采购了100万台3G终端,但到昨天为止,我们一共才拿到27万台,已经卖出了十多万台,目前在只剩十几万台存货的情况下,想组织一次有力的销售活动都不可能。想问在座各位是否汗颜?”

之后几年,中国电信的终端引领策略一直在务实地推进,回报是移动用户数的快速增长,到2015年2月LTE FDD牌照发放之前,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达到1.87亿户。

随着LTE FDD牌照的发布,中国电信回归行业主流。但是,面对中国移动TD-LTE的率先商用,同时大规模推广中国移动TD-LTE定制机,深度绑定用户的局面,中国电信联合中国联通共同推进全网通,并将其列入国际标准,彻底摘掉“一入电信深似海,从此手机不好买”的标签。

现阶段的5G,中国电信更是走出“激进”的一步,将CDMA踢出5G终端,彻底实现终端层面的同台,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电信在移动市场与日俱增的产业号召力,全网通、VoLTE智能手机的普及。

此外,为了顺应云网融合的发展,中国电信持续推动终端与云网能力的融合发展,聚焦场景化应用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全品类终端的持续丰富和升级优化,加强终端+业务、终端+应用、终端+服务的融合与适配,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服务是关键

这里首先说一下品牌,品牌带来的是一种身份认同,这一点从中国移动的“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三大品牌的成功就能看出。中国电信也是在推出移动业务后发布“天翼”品牌,目前“天翼”已经成为中国电信的代名词,已经深受消费者信赖。

权益和福利方面,中国电信是固定和移动业务融合的坚定拥护者。王晓初曾提过,“转型不是抛弃,而是提升,是把我们固有的最有优势的事情跟我们最大的方向结合起来。”3G时代,中国电信推出融合套餐,充分发挥固网优势,与移动业务绑定,增加用户黏性。

到了5G时代,更是以“5G+千兆宽带+千兆WiFi”融合为抓手,持续加快宽带速率升级,丰富家庭场景应用供给,积极拓展智慧家庭与数字乡村、智慧社区融通发展新路径。提升个人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支撑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数字中国。

“中国电信一直以来将客户权益和利益放在最优先位置。”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对用户投诉和用户满意度非常重视,坚持将客户是否满意作为服务质量的评价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