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图》辋口庄拙政园借景北寺塔@人间天堂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虞夏」

首图|「双子阳光的豆豆」

封图|「双子阳光的豆豆」

两汉唐宋亦有名园。只惜岁月失语,其形貌、风致大多已不可考。幸而仍有少数,譬若汉武帝的上林苑、宋徽宗的艮岳和石崇的金谷园,得史册诗画描摹传袭,诸般胜事方不致全然散佚灭失。

其中就有王维的园。

彼时的辋川别业,枕山栖谷,依傍浩大山川,独享无边风月。辛夷坞在此处,鹿柴在此处,竹里馆也在此处。王摩诘笃信佛教,幽居于此,人与园两相增益。“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空谷里彳亍独行,时闻雨中山果落,如此坐卧起居俱属禅悦。

别业一词,今意为本宅以外的幽居之所,可以“别墅”代称,在园林名称中被广泛使用,多体现个人旨趣。但溯其本源,来自于佛教典籍《楞严经》,与“共业”相对,是指个人的业报。

诗佛的园,自然是有佛性的。在光阴的此岸静观,禅意并未流失于历史洪流的浩浩汤汤,至今仍在东南园墅缓静流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园林的营造,是古来文士在进取与思退之间谋得的折衷之道。

隋唐时期,文人尚能选取城郭山林建造别业,于真山真水间追寻入仕之举与出世之心的两全;及至明清园林兴盛,早已时移势易、碧海桑田,政治中心迁至两京,经济中心则显著南移,此时已无终南山式的园林富矿。而姑苏城自古繁华,名臣纳兰常安曾在《宦游笔记》中载“居民稠密,街弄通隘”,相较隋唐恢弘的大开大阖,此时姑苏可供造园者挥洒的空间可谓只余尺寸之地。

然而文人士子有自己固守的山水观。立志为君谈笑静胡沙者,往往胸有丘壑,纵篇幅逼仄,亦能以小见大,以咫尺之地吞吐万里山河。这与“纳须弥于芥子”的禅理不谋而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师园假山清池@苏州陈杰-POTAT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沧浪亭碧水萦回@苏州陈杰-POTATO

小中见大,是姑苏园林营造的重要技法。

苏南多平地,城中无丘山,无妨,叠石可成山。君不见狮子林假山多奇崛,君不见环秀山庄湖石勾连、累作峰峦几有流云之态。深山不可无平湖,莫愁,文震亨《长物志》有云:“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拙政园中部不过一水池耳,借景北寺塔,放眼望去,莲荷皎皎,烟霞映水,更胜九州名湖。仙山不可无岚,亦无妨,留园五峰仙馆脚下山石堆叠踏跺,状似青云,云阶漫漫,御风而归,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姑苏园林景致婉约,实则取象阔大。方寸之地,峰峦叠起,烟波万里,正合佛经所说,微小的芥子足以容纳巨大的须弥山。藏日月于壶中,林泉韵致确在眼帘,更在观者心怀,端看如何观照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秀山庄假山@人间天堂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园踏跺如云@人间天堂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禅意,是中华不可或缺的美学概念。造园者未曾错过,在造景细节之处屡有应用。

明代计成在《园冶》门窗篇中总结:“莲瓣,如意,贝叶,斯三式宜供佛所用。”看取莲华净,应知不染心。莲花,含有浓厚的佛家意蕴,因其出淤泥不染,而引发了“在世不为世法所污”的联想,象征着寸心不染、无上清洁。如意,为持器,传说作记载经文之用,有妙法妙心之意。贝叶,为古印度植物,亦为经文载体,代表着智慧与圣洁。以上三种样式,在园中的花街铺地、花窗、洞门等常有所见。此外亦有传统吉祥纹样“卍”字纹,连绵不断,端方灵动、庄严喜悦,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饰于窗棂,以祈万福万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沧浪亭贝叶门 @酒窝的碎碎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园如意纹窗棂@火之星2100

纹样以外,园林亦有经幢,又称“浮屠”。留园中部水池立有经幢,略有苔痕,晴日不觉,若逢叆叇,经幢默立,映衬侧畔木舟,浑然成禅幽之境。

又有匾额。狮子林原为天如禅师弟子始建,其立雪堂名取自慧可“立雪安心”的禅宗公案,问梅阁则出自《五灯会元》“马祖问梅”。沧浪亭“看山”、“印心石屋”、“圆灵证盟”三处匾额及石刻,同样为求禅悦。留园一月洞门上悬匾额“亦不二”,游客常好奇询问。“亦不二”从《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中来,可作“无分别心”之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园石幢@姑苏恋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子林立雪堂@姑苏恋旅人

亦不二亭对面是留园第三任主人盛康的参禅之所贮云庵。常闻未知苦处,不问神佛,盛氏家族兴隆,盛康晚年富贵快意,却有心禅修,想来一人千面,也是寻常,心中幽微处,不可为人尽知。此间景致极富禅机,从亦不二亭对望,贮云庵中观音像垂目微笑,天光从千竿翠竹间照落,分明是端坐水月光中,为世间拂去了痴妄与无明。

此际寻如梦归,离苦得乐,想来造园者亦作如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园贮云庵@姑苏恋旅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园亦不二亭@小小影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