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总在离别后,这是人之常情,因为还在的时候,没有人会意识到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物件对于自己来说有多么的重要,人总会在失去的时候追悔莫及,然而曾经拥有的时候却没有人真的愿意珍惜。因此,回忆这个原本中性的词语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回忆可以帮他们追回一些东西,追回什么呢?还是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之后》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这部影片最大的卖点在于人设,甚至有国人认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然而当你看完了整部影片之后自然会明白,这种所谓的中国电影并不是中国电影,或许连亚洲电影也算不上。找几个亚洲面孔,然后配以茶叶等中国元素就能是中国电影,当然,这有点想当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对夫妇因为收养了一个中国小女孩,所以产生了购置一个机器人的计划,小女孩是中国人,这对夫妇想要让小女孩对于自己的文化不要太过于疏离,于是他们购置了一个二手智能机器人杨。请记住,这里要说的是这对夫妇的初衷是为了让小女孩对于自己的文化不要太过于疏离而产生的购置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是一个智能机器人,表面上与人无异,但实际上却也是有着自己的设计寿命的。小女孩不断地长大,杨渐渐的老旧,最终有一天,杨停止了工作,对于曾经的家庭成员之一的杨的离开,这对夫妇开始回忆杨之前的点点滴滴,这种回忆是在杨离开之后产生的,因此,本片的片名叫作《杨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故事梗概,这个梗概一定程度上已经讲完了整个故事,如果你要对于本片有更多的细腻的想法的话,不妨将这个故事套用在自己身上,自己曾几何时有没有丢失过某一个物件,或者是陌生过某一个原本熟悉的人等等,这种离开的阵痛,最终落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这种情感也就领悟了个七七八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上文说《杨之后》并不是一部中国电影呢?原因很简单,一部中国电影中重要的不只是中国元素,更重要的是中国内核,中国的内核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而没有这个作为核心,即使是外表再中国,这也不是一部中国电影。《杨之后》就是一部很好的证明,虽然本片中的一些元素是中国设定,一些角色也是中国面孔,但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并非是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内涵,而是一个传统的美国式的故事,一个关于怀念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故事的基本点在于怀念的时候,你把杨去除掉换成任何一个角色都不会影响故事的发展,你换成王,你换成杰克柔丝等等,这些都不会影响故事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能确定的是,这不是一部中国电影,这是一部主打怀念的美国电影。为什么不说他是韩国电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就要牵扯到本片的另一个明显的设定了,那就是角色。首先我们来看这对夫妇,白人男配黑人女,这是多么政治正确的设定啊!在这个设定中美国人是挑不出毛病的。其次他们并没有孕育出来生命,而是选择了收养了一个孩子,这也是美国的传统理念,且对于丁克家族,对于收养爱好者来说,本片太亲切了,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下来我们看收养的这个孩子是亚裔,而且是一个中国小女孩,这就更加让人惊喜了,首先在种族歧视上,本片不偏不倚,且做到了雨露均沾,其次,这个小孩,这个被全家宝贝的小孩竟然是美国社会上最不受待见的亚裔,甚至于是中国人,这就彻底的奠定了本片的基本论调,种族上雨露均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大家还有稍许的记忆的话,就不会忘记了在过去的2021年,美国整个社会层面对于亚裔等少数族裔的打压是多么的丧心病狂,这个时候,选择这样一种类型的影片上映,创作者可谓是煞费苦心。一方面通过本片可以掩盖原本的社会矛盾,在理想层面构筑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另一方面,本片在美国上映后并不会引发任何形式的抗议,因为本片太过于政治正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两点来说,这样一部影片虽然故事是单薄的,但是本身却具有着更加丰厚的延展力,毕竟,在美国这样对于种族问题非常敏感的国度来说,《杨之后》是一出精彩的调和剧。最后,分出来一点点的关于人工智能的思考议题。当我们将人类世界与人工智能无缝衔接之后,我们面对的人工智能还能用一般的机器人属性去看待吗?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杨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亲人角色,这个时候如果它作为一个机器人老旧下去,那么它的亲人属性应该如何安置。这似乎比上述问题更有意思。毕竟,我们身处的是一个上升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之上,需要我们认识和理解的太多太多。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