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万松残雨在,只许立斜阳

陈三立:万松残雨在,只许立斜阳

他是名门之后,位列清末四公子之一,也被誉为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他因“戊戌变法”被朝廷革职,后来袁世凯称帝委任为参政议员,他坚辞不就,日本人侵华想借其名声拉拢他出山,他愤而绝食而亡,他叫陈三立,但比起他的儿子陈寅恪的声名来说,就差得太远了,现在实在是不大为人所知。

所谓名门,指的是他的父亲陈宝箴是湖南巡抚,为当时朝廷重臣,他的两个儿子,陈衡恪和陈寅恪,一为美术大师,一是国学泰斗,这一家四人可以说是中国少有的一门四杰。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修水人。1853年生人,进士出身,授吏部主事。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史书记载其:“年少博学,才识通敏,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约束。”但他正值仕途大好光景之时,惨遭革职,且永不叙用,这是陈三立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从时代的新潮流中退出,自号“散原老人”,长期过着隐居生活。

对于父子二人同时被革职这一段人生低谷时期,陈三立在为其父陈宝箴所写的行状中,以极其沉痛的笔调描述他们这一段的生活情景:“往往深夜孤灯,父子相语,仰屋欷歔而已。”

义和团起事,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仓皇西逃陕西,就在这一年,陈宝箴在失意、抑郁中去世。父亲去世后,陈三立定居南京达二十九年,期间只字不问政治。

陈三立是诗人,是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重要代表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他与当时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惠康、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保初合称“清末四公子”。

说起这“同光体”可能不是学文史之人不是太熟悉,同光其实就是同治和光绪两个年号,指的是在此期间一批诗人因诗风相近而形成的一种诗派,其特征如果简单的说就是学宋不学唐,至少是不学盛唐的李杜,但对中唐的韩柳及孟郊还是很推崇的,其主要代表人物除陈三立外,还有陈衍、郑孝胥及沈曾植等人,也是领一时之诗风。

陈三立被革职,纯属是吃瓜落,是受到其父亲的牵连,他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写的,他主要是赞画陈宝箴在任上推行新政,原来湖南纲纪废弛,贪虐成风,父子俩通过推进稳健的变革,澄清吏治、开辟利源等,使湖南成为当时如范文澜所说的,是“全国最富朝气的一个省”

所谓稳健,是指他们一方面同守旧派周旋,另一方面则招聘各种人才,如谭嗣同、黄遵宪、梁启超等人,肆力于湘政的改革。所行既不同于旧党因循守旧,也不同于康、梁新党的过激,而是采取折衷两派,不分派别的做法。

在一系列做法上因时达变,不作党派的争论,而以实事程功稳健地实现远大的变革理念。到戊戌政变前,湖南新政业绩显著。

但是,由于康、梁推动激进的变革,导致戊戌政变。陈氏父子分别以“滥保匪人”、“招引奸邪”罪同被革职,且“永不叙用”。 陈三立的政治生涯几近完结。

接下来,在短短的两年中,陈家先后有包括陈宝箴在内的四人去世,这对于陈三立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于是,国忧家难,萃于一身的陈三立,只有将“抑塞侘傺之怀,情有所不能自己者,一一托之于诗。”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陈三立歌咏的是家国旧情、兴亡遗恨与文化忧患,既有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家之精神,又有超越屈杜悲剧意义的独特之处。所以,从这点来看,陈三立诗学不仅具有诗史典范意义,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思想史意义。

狼嗥豕突哭千门,溅血车茵处处村。

敢幸生还携客共,不辞烂漫听歌喧。

九州人物灯前泪,一舸风波劫外魂。

霜月阑干照头白,天涯为念旧恩存。

这是一首反映八国联军在京畿一带烧杀抢掠的暴行的诗作,戊戍志士喋血未干,又有八国联军的入侵、义和团运动、庚子事变及日俄战争。这一切使陈三立对国家充满了忧患,其心中之悲愤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