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之王李克农和乔老爷乔冠华,共赴朝鲜谈判桌,为新中国的建设,创造坚实有力的安全保障。

作为中朝代表团的幕后领头人,李克宁在后方运筹帷幄,主持大局,乔冠华作为副手,起草细化谈判报告。

图丨李克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是沉稳大气,个性温和的幕后统领人,一个是文才斐然的大才子,恣意骄傲,狂放不羁,大相径庭的两个人搭配起来,成了代表团的王牌,但相处起来,难免有矛盾。

乔冠华有次,对着李克农出言不逊,引起了不小的风波,直到李克农逝世后,从旁人那听说了一件从来不知道的往事,从不低头的乔冠华,竟当场流下泪来。

让他落泪的往事,正与年轻时那次醉酒失态,对李克农出言不逊有关。

醉酒失态

乔冠华为何会醉酒失态,那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两大爱好:喝酒、品浓茶。乔老爷爱酒无人不知,动笔写稿前,桌前除了铺上四宝外,酒也要摆上一壶,并且尤爱茅台,喝酒后便要写文章。

图丨乔冠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曾放下豪言:天下文章李杜乔!文才卓绝,就连毛主席也止不住拍案叫绝,他是大文豪,精通多国外语,口才也好,解放前,在各大报刊撰写实事评论,为我党占领舆论阵地。

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从事外交部工作,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为捍卫国家领土,志愿军毅然出征。

众人所不知的是,这场战役边打边谈判,打了多久,中朝代表团和美军,便在谈判桌上斡旋了多久。

1950年底,前线传来了毛岸英牺牲的噩耗,李克农接到毛主席的消息,要他前往菊香书屋谈话,一进门烟雾便扑鼻而来,毛主席在书桌前,大口大口的抽着烟,人影都有些朦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点了你的将,坐镇开城谈判,乔冠华也去,外交部组建班子。”见到李克农,毛主席便开门见山说道。

李克农知道毛主席心中悲怆,这是他在战争中,牺牲的第六位亲人了,李克农不知如何安慰毛主席,定了定神,随后坚毅的朝毛主席敬了个军礼,说道:“一定不负众望!”

除了前线作战的志愿军外,毛主席又亲自指定李克农、乔冠华共赴朝鲜,在开城和板门店进行为期两年多的激烈谈判。

双方在谈判桌上共交涉733次,代表团大会共58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克农作为幕后指挥,从没有公开露过面,美军在多次交涉中,隐约猜到中朝代表团幕后,存在一个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大人物,却一直不知道是谁。

将士们也只叫代号“李队长”、“乔指导员”。

乔冠华去朝鲜时才38岁,正值意气极度风发之时,李克农是老一辈革命干部,在情报工作中功勋卓著,毛主席曾经感慨道:要是没有李克农,我,还有周恩来可能都不存在了!

正是因为这份敬佩,乔冠华在李克农面前,会适当收敛傲气,两人适当让步,相处的比较融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预备会时,乔冠华同样酒不离手,说到激动处,便要喝两口,越开越兴奋,但如果李克农在场,乔冠华便不敢“放肆”,将酒收起来。

代表团每天都会将谈判内容发给中央,有时一天会传来十几份电报文件,李克农、乔冠华亲自“操刀”,时常忙到半夜。

李克农写大概,乔冠华做副手,扩充细节,然后将报告发送给中央。

乔冠华心中不得劲,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协议后,乔冠华兴冲冲回国,第一件事,便是找酒量了得的“酒友”——周总理和陈毅畅饮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酒桌热闹,周总理和陈毅连番灌下来,乔冠华都有些晕乎。

“字都是老头子一个人签的。”乔冠华聊起在朝鲜的往事,一时口快,没有犹豫便说了出来。

周总理脸色立即变了,乔冠华是后辈,李克农是功勋卓著的老革命家,在朝鲜,李克农是拖着病体咬牙坚持下来的。

启程前,李克农被哮喘折磨,住院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毛主席当时并不知道他的病情。

接下任务后,李克农担心在朝鲜病情加重,影响到整个战局的稳定和谈判的进程,考量再三后,写信将自己的病情,详细告知给了毛主席,请求安排多种方案,以防出现突发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拿着信沉思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还是得李克农去!”

去到朝鲜后,由于天气严寒难耐,李克农的哮喘变的更加严重,晚上要靠着吗啡才能入睡,白天药也不能离身,为促成后方谈判,可谓殚精竭虑,以命相搏。

以至于周总理听到乔醉酒的胡话后,心中生气,严肃的批评了乔冠华,让他回去写检讨,好好的去李克农面前道歉。

李克农当时并不在场,却也听说了这件事,在朝鲜共事两年多,没人比他更清楚乔冠华的脾气,有时他傲气上来,李克农基本就是一笑置之,不甚在意。

图丨中间为乔冠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过了几天,乔冠华竟真的拿检讨书来了办公室,当面向李克农承认了错误,说到动情处,眼中甚至出现了泪花。

这十分令李克农吃惊,他对这个才气傲气双绝的年轻人,欣赏居多,见乔冠华快要落下泪来,急忙表明他并不在意。

朝鲜战争结束,李克农知道,以后同乔冠华,可能都不会再有并肩“作战”的机会了,他希望能为年轻人提点些什么。·

“你眼里没几个人,以后要吃大亏的。”李克农缓缓开口,乔冠华听后若有所思,暗暗将他的提醒记在了心里。

乔冠华后来回忆此事,说道,清醒后,我便意识到太过分了,对李克农,我是真心实意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朝鲜,他们培养了十足的默契,乔冠华在两年的磨砺中,成为了真正的外交战士。

在李克农身上,他不仅学到了许多,也被他足智多谋的战略,和沉稳大气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

朝鲜之行,乔冠华深入感知到了李克农的日下无双。

幕后运筹帷幄

在开城,李克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同前去的干部回忆道:“要是没有李副部长,很多事都办不成。”

在谈判桌上,李克农指示,不可意气用事,不要上了美方蓄意挑衅的当,一激动起来,便容易落入圈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次,代表团同美军在谈判桌上,僵持了一个小时,双方代表没人说话,相互瞪视对方,要的便是哪方先沉不住气。

中朝代表面色如常,可长时间打心理战,耐力逐渐告罄,脚下有点坐不住,这时柴成文假装起身透气,悄悄来到大厅一角,透过缝隙小声询问:“怎么办?”

不过片刻,里面递出一张纸条,柴成文迅速接过,只见上面写着:坐下去。

写下纸条的便是代表团党委书记李克农,短短三个字遒劲有力,力量从笔锋中穿透而来,为柴成文注入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神色如常,缓步走回谈判桌,脊背不自觉挺的笔直,坐下后,将纸条递给下一个人传阅,桌尾最后一人不动声色将纸条握在手心,这时我方眼神已经变了,端坐直视美方,不置一词。

132分钟后,美方率先受不了沉默的对峙,站起来说道:“休会,退席!”

李克农运筹帷幄,统率全局,作为定海神针,一次次在谈判桌上,挫了美方的锐气。

一次,国内传回的一份电报中,赫然写着醒目的大字:“家父已逝,万万节哀!”

李克农无法回国为父亲操办葬礼,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痛,处理完事务后,只能默默流泪悼念,自此他蓄起胡子,以慰不能回乡送葬之“不孝”。

图丨乔冠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天时,李克农的病情更加严重,连日劳累后,第二天直接晕倒在地上,中央得知后,立即让他回国养病,派伍修权前往朝鲜,接替他的工作。

伍修权抵达后,李克农拖着病体坚持说道:“临阵不换帅!”执意坚守在岗位上。

此后李克农身体更加不好,看了一会文件后,便会喘不上来气,视力模糊,要很久才能分辨纸上写了什么字。

好在乔冠华替他分担了不少,极大的减轻了他的负累。在李克农心里,乔冠华是得力的副手,虽有傲气,也算是文人应有的风骨,当初执意留在这里,也是顾虑乔冠华的脾气,可能会同新领导产生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国后,李克农听说乔冠华醉酒后,说了大话,并不生气,并请求周总理不要怪罪他。

这件事,乔冠华当时并不知道,直到1962年,李克农病逝,乔冠华才从旁人口中得知。

想起李克农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教导和包容,乔冠华情不自禁落下泪来。

结语

乔冠华一直十分敬重李克农,李克农同样十分欣赏他的才气和外交才能。

在朝鲜,他们在后方配合默契,在停战协议的签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