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就连性别,现在都能分为几十种,还有人的性别是“沃尔玛购物袋”。就这么看的话,学生,也不应该只有“学渣”和“学霸”两种。

“学酥”是区别于“学渣”和“学霸”之间的另一种学生。学渣是学习很差的,学霸是学习很好的,学酥就是中间的学生吗?不全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说,学酥是最令人操心的,也是家长付出最多的。那么“学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这么令人难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学酥”横空出世,区别于“学霸”和“学渣”,这才是最操心的!

“学酥”其实也是字面意思,酥,就是很容易碎。碎了之后,想要粘起来也不容易,这就好像学生一样。

“学酥”的学生就是指学生是酥做的,捏一捏可以勉强成型。但是成型的时间不是很久,时间长了不捏,或者有什么震动,就碎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想要“学酥”一直成型,就一直不能松手。一直要有“液体”来帮助他们成型,这样才不会因为太干而裂开。

这个“液体”就是家长的汗水,和口水。这些学生,真的松一松就掉下去了,努努力,还能往上凑一凑。

遇见这样的小“学酥”,家长是最担心的,是自己一旦松手了,可能他们连高中都考不上。但是一直用血泪,努力的握着有真的很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辛苦能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是在努努力握紧的时候,能看着他们成绩上升。这样算是心理安慰,也是能一直努力的意义。

这也难怪老师说,“学酥”是最令人操心的。家长一点都不敢放松,所以家里有小“学酥”的家长,每个人都有一部血泪史。

“学酥”家长的血泪史

学生的成绩,起起伏伏很正常。但是“学酥”的成绩起伏,全部都在家长身上。如果家长管一管,可能考试就是95+,如果家长略微一松手,就直接80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落差,使得家长一点都不敢放松。白天上班很辛苦,晚上回家还要对着学生的耳边碎碎念,要学习,要学习。

有很多教育学者说,家长要找对方法,不要碎碎念,不要强迫学习,这样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学酥”的家长就真的很无奈,这些小“学酥”们,是真的一点自觉性都没有。不推不走路的那种,家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没有办法松懈,只要一松手,他就真的敢不学习。就像一位家长说的,以前没工作在家的时候,学生成绩可好了,努努力还能考上班级前十名。

但是后来自己工作了,会出差。老师就总是打电话告家长,每次的成绩下滑,都是出差的那段时间,拿捏的死死的,令家长也很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有“学酥”的家庭,不是只有家长辛苦,“学酥”们也很辛苦。小“学酥”们,也需要发声,我们也来看一看。

属于“学酥”的辛苦

小“学酥”们的辛苦,在于不是学霸,也不是学渣。学霸的努力,几乎来自于内驱力。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喜欢学习,所以不会觉得辛苦。

学渣的乐趣,在于自己,家长和老师,都已经默认他们成绩不好。甚至有放弃的趋势,不会对学渣们抱有太大的希望,也不会给很多的压力,甚至可以直接摆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酥”的难受就在于,卷,卷不赢学霸。躺,躺不过学渣。好像一头拉磨的小毛驴,要工作,要生活,还不想干。

不能像骏马一样驰骋,也不能像小猪一样混吃等死。每天看着身上的小皮鞭,难受的很,有因为身上的枷锁,不能躺下。

“学酥”们的成绩,往往会在离开家长的那一刻开始,不断的下滑。不知道生活的目标,不知道在学校里要怎么做,这种情况,通常在大学时期,就会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自认为是“学酥”的各位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一定要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要因为家长不在身边就摆烂,不然之前十几年的努力,就都白费了。

这就是“学酥”们的心酸,但这其实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写照。我们通常都是没有办法站在生活的顶端,因为家庭和生活,也不能安心的躺平,最后的结果就是拼命的被催促,拼命地努力。也希望在这些努力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