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共创计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我们的体温似乎正在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越来越敏感。

事实上,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平均体温确实在下降,且男性下跌速度快于女性,目前整体平均温度已经不足37摄氏度!

人体温度正在快速变低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进行一项关于人体温度的调查。

科学家分析了200年以来的体温测量数据,数据来自不同的研究和人口普查,包括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普林斯顿大学的健康研究以及体温测量标准的研究。

其分析结果显示,人类平均体温已经下降了约0.6摄氏度,也就是每10年下降0.03摄氏度。

并且,该调查研究当中显示,全球人民的平均体温已经跌破了37摄氏度,正在朝着36摄氏度的大关跌进。

当初国际上将37摄氏度定为人体正常温度的范畴,可能在未来不再适用。

随着人体温度的越来越低,我们能够接受的环境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的体温下跌如此之快?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类生活习惯方面的变化。

1、改善医学保健:现在人们有更好的医疗保健、疫苗和抗生素等,能够更好地控制感染和疾病,从而导致体温较低。

在过去,一场重感冒或者是发烧,都会使人们的体温居高不下,身体素质差的,甚至能够维持好几天。

而现在随便一剂退烧针就能达到“降温”的效果,基本是上午一针,下午就正常了。

现代医学还能帮助患者充分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帮助其更好地对抗疾病和感染。

从医学角度来讲,免疫系统在对抗疾病的时候需要消耗能量,促使身体温度上升。

而现代医学可以通过提高免疫系统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免疫反应,从而降低身体温度。

2、改变的环境条件: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气温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现代人常常使用空调等设备,使室内温度相对稳定,而过去,人们则要在室内或室外用火生火取暖或烧炭,室内温度不稳定,这可能导致人们的体温更低。

3、相对轻松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生活相对轻松,少有危险和紧张的情况,因此,人们可能因为应激反应的减少而降低体温。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身体处于紧绷状态,体细胞异常活跃,促使体内温度的上升。

这在200多年前是常见的,那个时候城市还没有如此发达,绝大部分人居住在农村,环境优美,也孕育了许多危险的肉食动物,这对于人们来说时刻都需要保持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代社会,人们几乎不用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全,加上吃得饱穿得暖,相对来说生活比较轻松,各种应激反应少了很多,体温自然就下降了。

3、营养状况:营养状况也可能影响人类体温。

例如,现代人们更趋向于饮食健康、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方式,这可能导致摄入更少的脂肪和蛋白质。

因此,这种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基础代谢率减少,从而使得身体温度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影响人体温度下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也有调查结果显示,男性的体温要比女性下降更强,这又是为何?

男女性体温下降不同的因素

1、代谢率的影响。

代谢率是人体消耗的能量,也是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功能。

人体代谢率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年龄、性别、身体情况、环境温度等,同时,代谢率又是影响人体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代谢率高表示人体会消耗更多的能量或热量,因此身体温度通常会升高。

例如,男性通常比女性有更高的代谢率,因为男性拥有更多的肌肉和更活跃的细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相同的环境条件,男性和女性处于类似的活动状态下,男性身体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产生更多的热量,体温也会相应升高。

相反,如果人体处于静止状态下,代谢率可能较低,因此会产生更少的热量,身体温度可能会下降。

发生这种情况的情况可能包括:饥饿或营养不良、久坐不动、睡眠状态等。

事实证明,相比较以前,现代男性的体力劳动强度普遍在降低,加上不少人没有运动的习惯,导致了代谢率下降很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相比,女性自古以来就很少从事体力劳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仍旧处于一个稳定的体温。

2、荷尔蒙分泌的影响

荷尔蒙是一种化学物质,由腺体分泌到血液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尔蒙对生理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生长发育、代谢、移行、繁殖等。

荷尔蒙分泌对体温的影响与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相关。

对于女性而言,荷尔蒙水平具有季节性差异和周期性变化,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女性体内的荷尔蒙水平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一个月的排卵期,荷尔蒙水平会相应的大于男性,这可能会导致身体温度略微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种影响并不具有普遍性,很多女性可能并未在相应阶段留意到明显的身体温度变化。

男性体内荷尔蒙分泌的影响相对稳定,男性体内荷尔蒙的主要来源是睾丸,适当分泌功能可以保持精力旺盛。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身体温度的变化都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身体温度受到荷尔蒙、代谢率、环境温度和常规行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研究荷尔蒙与体温之间的联系,误差也是存在的。

换句话说,当初的调查当中,很有可能在抽取女性对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经期等因素,导致结果并不“公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男性对温度的变化并不敏感,导致了他们即使在相对较低的温度环境当中,也没有选取合理的保暖措施,导致体温的不断下降。

这一点相信大家深有感受,在雨水连绵的南方秋季,很多男性还穿着短裤短袖,而不少女性都已经裹上了毛衣。

甚至在深秋时节,一些男性只用穿两件衣服便能度过一天,此时不少女性已经拿出了珍藏的羽绒服。

并不是说男性就不怕冷,而是对温度的变化并不敏感,体感仍旧保留在之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一些研究则表明,人类体温下降可能与改变的人口成分、文化和环境有关。

例如,一项在尼日利亚和美国进行的研究发现,尼日利亚女性的体温比美国女性高1℃,这可能与该国女性普遍有更高的癌症或心血管疾病风险有关。

最后,不得不注意的是,就像之前所说,这样的调查仅仅是基于不同人种的简单测试,表现出了人类体温的某种趋势,但并不完全等于客观事实。

要知道,世界上足有80多亿的人口,真实的变化情况谁也说不准。

参考资料

[1]、刘丽萍,王拥军《体温与卒中的关系》

[2]、KazuhiroNakamura,ShaunFMorrison《Athermosensorypathwaythatcontrolsbodytemp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