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催收巨头公开信引发舆论浪潮

5月25日,国内催收行业巨头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湖南永雄)发布了一封“告全体员工书”,迅速引发了公众关注和讨论。信中提及,该公司的邵阳分公司、吉首分公司、怀化分公司和湘潭分公司共179名职工,被安徽警方跨省执法,强制带往安徽去了。本来这封信意在控诉安徽警方对他们打压,他们遭受生存困境。可没想到,此信一出,竟然招致网络上对催收行业铺天盖地的批评、揭露之声,以及为安徽警方的叫好之声。这些声音,基本上是针对暴力催收的恶行的。看来,众人苦暴力催收久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现在网络上反映的信息来看,湖南永雄催收的手段包括短信威胁、电话轰炸、爆通讯录、骚扰他人、发恐怖信息等,其中还涉及犯罪。安徽警方抓捕该公司的3人中,就是以寻衅滋事罪被带走的。尽管湖南永雄在公开信中表示他们“绝非别有用心之人构陷的非法讨债公司,而是一家负责任、有担当的正规催收公司”,但仍然无法掩盖其某些催收手段的不正规之处。试想,如果其催收手段合法合规,旗下179名员工又怎会被安徽警方分别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刑事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呢?肯定是触碰了法律红线。而其他催收公司的同行也透露,催收手段合法合规的,催收成功率低;不太合规的,催收成功率才高,缺点是可能碰触红线。想想也容易理解,只有采用非法手段,让欠债人员感到深度恐惧和不安,才能让他们想方设法还钱,不然就会陷入“欠钱的是大爷”的催收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催收行业是否合法存在、有必要存在

眼见网络上对催收行业的言论几乎变成了诉苦诉难大会,大有把整个催收行业都否定的趋势,有关行业协会坐不住了。5月26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不良资产清收专业委员会发布了《致催收行业从业公司及从业人员的倡议书》,主要提到了三条倡议:一是倡议各催收行业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不踩红线;二是呼吁执法部门理性、客观看待催收行业,既要打击不合法的催收公司,又要保护合法的催收公司;三是呼吁有关部门对催收行业进行立法,让该行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该倡议表示,催收行业是合法存在、有必要存在的行业,是有利于社会、国家的行业。

早在5月中旬,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北京召开“催收国家标准研制与催收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工作会,就“催收标准”的制定进行了讨论,会议希望催收业务能够实现规范健康发展。这个工作会的目的是推动合理合规的催收标准实现立法化。参会方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专业催收机构等代表性从业机构。该工作会的召开,实际上从侧面证明了催收行业在法律法规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空白、欠缺、模糊之处。但是,也证明了催收这个行业在社会上的确是有存在的必要的。因为,上述参会提到的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都可以是催收公司的合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催收行业陷入舆论恶评,借款人丝毫没有责任吗?

有借贷,就必然会有欠债;有欠债,就必然会有催债。这个道理,任何时代都不会变。以湖南永雄为代表的催债公司,这次之所以触动了不少网民的神经,主要就是因为催收方面不规范的问题导致的。但是,之所以催收不规范,仅仅是因为现在有关立法、有关标准不完善的问题导致的吗?恐怕欠债久久不还、拒不归还、万般躲避等借款人的行为也是重要原因吧。换句话说,如果催收的立法和标准都完善了,是不是欠债人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可以把欠债置之脑后了?这样的想法可要不得。当然,我们承认,有的人在艰难的时候,出于无奈去借款;我们也承认,市面上的贷款公司并不是那么合法合规,但你去借了他们的钱,就必然会承担相应的风险。

所以,对于欠债遭受催收压迫和折磨的人来说,与其希望催收行业彻底消灭,不如多劝劝自己,尽量不要去接触借贷这种事吧;如果非要借贷,多考虑自己是不是能承受得起,以免使自己处于万劫不复的困境之中。一句话,借不借贷,个人要谨慎抉择;借多少贷,个人要量力而行。毕竟催收行业的发展方向不是消失,而是变得越来越合法和规范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