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读

医生没有价值感,更没有归属感……

来源:医脉通

作者:叶正松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黑龙江、江苏、湖南、四川等地三甲医院公招的一些岗位,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况,引发大量网友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实并不是一件什么稀奇之事,医生后继乏人,已经成为行业隐疾。只不过,原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偏远、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这次连经济强省江苏也名列其中,甚至包括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这些大名鼎鼎的三甲医院也面临这一囧境,就让人非常惊愕。笔者揣测,这也很可能是引发这次网络热搜的个中原因。

梳理公开招聘信息发现,这些无人报考或报考比例不足的岗位,多是急诊科医师、介入科医师、放疗科医师、精神科医师、内科医师、眼耳鼻喉医师、妇产科医师等。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医院曾经是“天使”的集散地,是生命的栖息地。但是,如今市场经济的价值逻辑已经深深地入侵到医院中,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行一个价值判断:值不值?也就是说,旧的价值观已经轰然倒塌,哪怕医卫系统,也已经被价值至上的经济逻辑,冲击得支离破碎。

在这种价值体系逻辑下,作为个体的人,必然是先追求自己需要的,然后再追求自己想要的,这个过程绝不能反过来,不然就会痛苦不堪。

因为,在人生的岔路口,决定一个人往后方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毫无疑问,大三甲找不到本科毕业的医生,背后的硬逻辑,无疑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当医生。

有网友吐槽“招聘无人报名”:想用最低成本招社会精英……

有些答案,其实很简单,它就藏在每天真实的生活里。为什么从医的热情不高?表面原因很复杂,但个中理由很简单,概之有三:

1.工作强度过高,压力过大;医生没有价值感,更没有归属感。

这几年医疗改革方兴未艾,一直在路上。但医生的价值与尊严一直都没有完全得到体现,甚至没有脱离商人模式,业务创收依然挤压医者情怀。

医疗机构改革中带来的市场竞争,过多的不确定因素与压力,给医生带来的负面情绪,并对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医生自身的健康都有着重大影响。

此外,每一家医院管理都在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没有多少院长真正在乎医生的身心健康和职业荣誉感。“无假日门诊”、“夜间门诊”的开设,就赤裸裸的反映出医院领导的目光所及之处,依然是降本增效,一切都以医院业务的创收增量为王。

记得有段话是这么说的:人这辈子不要马虎两件事,一是找对爱人,二是找对事业。因为太阳升起时我们要投身事业,太阳落山时我们就会与爱人相拥。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着两样东西,一是价值感,二是归属感,价值感来源于肯定,归属感来源于被爱。

但是,说实话,当下医疗环境,有多少医生找到了职业归属感?

就拿最近内蒙一家医院来说吧。这家医院在5月18召开医德医风专项整顿大会,首家开通“医德医风红黑榜”,严格落奖惩制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提出响亮的口号“让榜样的力量高高昂起头,让反面的典型心疼、肉疼、骨髓疼,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会上,医院领导信誓旦旦的指出:“谁给医院抹黑,我们就让谁丢岗位!谁倒医院的牌子,我就炸砸谁的饭碗!”完全一种将救死扶伤的医院经营成“海底捞”的指向。将患者高高举起,医生待遇职业尊严,却只字不提。

2.医患关系恶化,医生成为蜡烛,要想发光,先要把心烧焦。

人,根本不受“什么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的模型限制。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不由自己的所谓天赋,更不由自力的所谓缺陷决定,而只由命运把什么样的境遇放在你身上决定。

你看,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的医闹、伤医事件,医患之间的互不信任,哪一样不是对医者仁心的煎熬?

当病情变化时,他们往往第一反应是,是不是错误了或者手术做错了,更有甚者他们还用现代化的设备监视医生的行为,比如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记录你的一举一动,为了告状准备证据,事情还没发生,就未雨绸缪。而很多医生都有如履簿冰之感,终日诚惶诚恐,特别是低年资的医生,一边抢救一边还要防备授人以柄,结果是越紧张越出错,最终结果吃亏的还是患者。

这种环境之下,要想当个好医生,你就如同选择做一盏发亮的烛光,要把心烧焦。

3.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严重不对等的待遇,医生选择用脚投票。

一个人择业的方向标,很大程度上是看它所能带来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

医生学习周期长,走上临床岗位,至少工作5年,方可晋升主治医师,7年主治医师才可晋升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又需5年。无论是晋升还是个人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从业年资,还要有足够的论文和研究做支撑。而这些增加的工作与学习压力都离不开挤压个人空间与时间,使生活与工作难以平衡、现有知识不断更新所带来的压力亦不容小觑。

而与此同时,医生收入却并不理想,特别是年轻医生收入低早已成为共识。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普通医生的月薪从最低不到3000元到8000元不等。即便是正高级职称,年人均收入也仅仅刚过10万。

而国外呢?

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就不提了,就拿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来说吧,在台湾地区,一个普普通通的内科医生,平均一个月10万元人民币,医生奖金和工资收入占总医疗支出的20%,而我们内地只有5%,相差4倍。香港的医生更厉害,月收入超过百万港币,一名香港医生的收入,足以轻轻松松富富裕裕的养活一大家子人。所以香港的高考状元,选择读医者众。

而反观我们呢?

根据澎湃新闻“2016高考状元调查问卷”,全国22个省份36位状元填写了有效问卷数据显示,61.11%的状元倾向于报考经济类专业,33.33%倾向于报考管理类专业,选择哲学的为8.33%,竟无一人选择医学!

斯情斯景,可怕还是可悲?

相比之下,我们内地医生职业,缺少足够的吸引力。据估算,我国每年培养数十万名医学生,只有约10万人穿上白大褂。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在职医生也在转行,临床医生流失严重。

网络上流传有这样一个调查数据:“10 年来,中国有470万医学生毕业,而医生总数只增加75万。其中,25—34 岁的医生比例从 31.3% 降至 22.6%。”显而易见,医生在大量流失,医生队伍青黄不接。很多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宁愿到医药公司上班或是卖医疗器械,也不愿意从医。而另一个更让人惊愕的调查数据显示: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

显然,劝人不学医是一种痛诉,一种抗议,一种激烈异常又带有破坏力的表达。但是,这一现象的对面,是医生行业的“三大三低”:投入大、压力大、风险大;收入低、待遇低、安全感低。

任何一个行业深远的传奇,都蕴含着个体的曲折与悲欢、甘苦与希望。一个人愿不愿意当医生,一名医生能不能安心临床,关爱病人,不忘初心,取决于能不能感受到职业荣誉感和获得感,也取决于有没有一份合理的职业收入,足够维持相对比较体面的、有职业尊严的生活。

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在得与失之间,人有时候就是为了一种信念活着,但如果这种劲头被现实捅破,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医生就会变成“医僧”,就必然学会跟现实中的自己和解,跟当下的医患矛盾妥协,用脚去投票,黯然的离场,华丽的转身。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