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提到缅甸,我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是什么?是诈骗,是割腰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缅甸已经成为了犯罪分子的天堂,那为什么国内还是一直有人上当被骗到缅甸呢?

近日,广东6名男孩因为高薪工作被骗到缅甸与家人失联再次冲上热搜,为什么这事屡禁不止,是被骗的人活该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概述:

很多中国人被骗到缅甸后,受到了极为恶劣的待遇,有人认为这些人是“活该”,是因为他们自己不该贪小廉价,不该被诱骗。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这种观点,指出其存在的误区和不合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

一、信息不对等

二、社会责任

很多骗子利用人们贪图廉价的心态来骗钱,这是违法的行为,与骗受害者的责任无关。在一个文明社会中,违法行为应该被批判和打击,而不是对受害者进行指责和污名化。

三、生存环境比较困难

四、法律保证不足

很多被骗者在缅甸受到了极为恶劣的待遇,但是由于当地法律保证不足,他们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济。被迫接受极端严苛条件,以保全生命和健康,只能挑选沉默和忍耐。这与“活该”完全不同。

五、人性

人性是复杂的,人们都有犯错误的可能,也有受欺诈的可能。对于那些在生活中犯错误或者被骗的人,应该给予同情和关怀,而不是冷漠和无情的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教育和预防

对于此类事件,社会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指责或者同情,更应该强化教育,加强预防措施。参照已经发生的事件,深入分析其原因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教育活动,以提高人们对假信息的鉴别能力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结论:

总之,“骗到缅甸的人都是活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和不合理的,忽略了多种因素对被骗现象的影响。

从这类事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屡禁不止最根本原因,这种诈骗都是中国人骗中国人,防不胜防,还有国内对待这种犯罪分子没有严厉的法律,更加没有跨国合作执法的能力。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在电影中听听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