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演艺之都”的背景,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春妮的周末时光》特别推出的“戏剧的魅力”系列节目于近日收官。节目以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为立意,充分调动北京文艺院团资源,将百花盛放的北京文艺舞台以近距离探访、深度访谈、现场演绎、舞台纪实、多角度解读等多样化表现形式展现给广大观众,以丰富电视艺术手段和匠心表达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期待。

该系列节目立足首都站位,着眼舞台艺术,厚植人文情怀,聚焦京味文化和经典作品,集结顶级院团和实力主创,畅谈火热上演的话剧、舞剧创作和排演幕后故事,从多维创新视角呈现北京戏剧盛宴。“戏剧的魅力”延续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守正创新之道,生动诠释“大戏看北京”的丰富内涵,传递艺术浸润心灵、启发思想、引领风尚的作用,为“演艺之都”和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一展首都大台的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独家探秘大戏创作幕后

解读传承与创新彰显戏剧魅力

春妮的周末时光》特别策划的2023“大戏看北京”系列,便将镜头对准在近年戏剧、舞台艺术创新和发展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优秀作品和艺术团体,以主持人春妮的探访视角切入,走进艺术殿堂、顶级剧院,独家对话顶级艺术家主创,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戏剧的魅力和生命力。

今年推出的“大戏看北京”系列,以“戏剧的魅力”为主题,精选了《正红旗下》《主角》《大宅门》《海鸥》四部话剧和《咏春》《蓝色裙摆》两部舞剧,以题材和艺术类别更为丰富的作品,折射我国尤其是北京舞台艺术的创演实践成果和繁荣发展景观,通过对舞台剧主创、文艺评论家、跨界文化学者的深度访谈,多维度、立体化地揭秘和展示话剧创作、排演幕后,传递文艺创作者以汗水和功底浇灌戏剧之花的专业精神和厚重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期节目囊括了多部具备十足文学价值、历史意义、思想深度的经典话剧,如中国国家话剧院口碑爆棚的保留剧目《大宅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70周年后的2023开年大戏《正红旗下》、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创排的“茅奖三部曲”之话剧《主角》等,同时也涵盖多部极具艺术创新价值的舞台作品,如“爆款制造机”韩真和周莉亚的“舞武”相合新作《咏春》,刘岩导演的第一部红色谍战题材原创舞剧《蓝色裙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春妮的周末时光》对话的作品和主创阵容不可谓不强大。中国话剧艺术最高殿堂和代表舞台艺术顶级水准的主创班底、演出机构,都成为“大戏看北京”系列主角,田沁鑫、冯远征、冯双白、罗斌、杨立新、濮存昕、韩真、周莉亚等艺术家集结,带领观众深入剖析作品创作,解读对经典的传承与创新,探讨对创作难题的破局,传递作品的精神意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重创新手段立体化展现精品

剧组精益求精创作态度感染观众

节目突出“独家”“深度”“立体”等特质,对每部舞台作品台前幕后故事和主创创作心得的挖掘之深、表达之细,达到了新的高度。多部舞台作品的电视独家访谈和幕后揭秘均在“戏剧的魅力”系列呈现。

《咏春》上演后一票难求,节目便独家在国家大剧院采访到了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编剧、中国舞坛“双子星”韩真和周莉亚等核心主创,探秘作品创作和创新故事。从“双子星”如何应对结合舞蹈和武术的全新挑战,到舞者的选拔、考核和培训,再到舞剧“双线叙事”这一史无前例的突破性设计及舞台灯光、音乐、服装等剧作、制作层面的精细打磨,主创们皆在节目中首次和盘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作手法上,节目也力图打破演播室访谈的传统表现形式,不仅将拍摄地选在舞台剧演出场馆、院团排练厅等多重空间,围绕舞台剧作品强化现场感和艺术氛围,更结合实地探访、演绎还原、舞台纪实等等多重视听手段,带领观众全方位了解主创匠心雕琢打造精品的全过程。其中多部作品珍贵的排练视频片段罕见曝光,春妮还突破性地走进舞台剧主创中间、真实排演场景,从更多维角度揭秘作品幕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让观众对《正红旗下》的独特舞美设计有更为真切的感受,冯远征和春妮坐在房顶畅聊,从不同视角体会话剧创作。《咏春》演员现场展示武术动作,更让春妮和电视观众直观体验拳拳到肉的视觉美感与冲击力,以及演员一招一式尽显真功夫的专业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各台舞台剧的探访与对话中,主创从剧本创作、表演、灯光美术、服化道等各方面所做的努力悉数呈现,艺术工作者们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戏比天大”钻研表演的艺术精神、前后辈的帮扶与传承都在节目的立体化呈现中感染着观众。观众通过节目也更能深切感知这些与时代形成有力回响、扎根生活沃土的精品力作诞生背后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并从中体悟文艺工作者们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人民的赤诚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首都站位探索全媒体传播

助力打造“演艺之都”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汇集了国内外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演出市场十分活跃。北京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摆在新时代首都发展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2023年,“着力打造‘演艺之都’”更首次写入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增加高品质文化供给,增进人民文化福祉,是北京打造“演艺之都”题中之义。

上半年,“大戏看北京”展演季精彩上演,丰富多彩的舞台艺术佳作令北京观众目不暇接。《春妮的周末时光》独家策划并推出的“戏剧的魅力”系列,便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稳步深入推进背景之下,北京广播电视台深耕首都文化沃土、打响“演艺之都”新形象、助力“大戏看北京”成为高品质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和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2022年《春妮的周末时光》就已开启“大戏看北京”系列策划,相继推出了《舞绘干里江山》《文艺的力量》《你好,哈姆雷特》《永恒的经典》《顶尖舞者、舞韵飞扬》等专场节目。持续关注文化演出市场和顶尖文艺院团动向的节目组今年延续这一品牌,聚焦“演艺之都”打造背后作为中坚力量的顶级演艺机构、优秀文艺工作者,以创新手段揭秘一批体现首善标准、突出中国气派的新时代文艺精品力作的创作幕后。

此次系列节目选择的多部剧作都具有鲜明的北京文化特色,凸显北京文化独特气质与风采。《大宅门》展现老北京大家族生活变迁和白家三代人的离合悲欢,《正红旗下》演绎历史洪流中皇城根下不同的人生抉择故事,折射京味百态人生,传承家国情怀,这些剧目都浓缩着京味文化和北京人的文化情怀。此外,《咏春》《蓝色裙摆》探索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舞剧《咏春》以武为笔,以舞为墨,铺陈了英雄与平凡者相互成就的追光之旅,生动诠释了英雄精神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今年的“大戏看北京”系列还在融媒体传播层面发力创新。节目顺应当下媒介市场变化和受众接受习惯,在头部短视频平台抖音同步录制直播。节目独家直播探班《大宅门》《咏春》,充分调动精品舞台剧对大众的吸引力和主持人春妮的全媒体影响力,取得了不俗的短视频播放成绩。节目以新媒体直播赋能“大戏看北京”文化品牌,进一步拓展了节目和舞台剧作品的传播度,促进观众对舞台艺术的理解,引领市民走进剧院。

《春妮的周末时光》幕后探班话剧《大宅门》直播,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亲临排练厅探班指导,主播春妮与众主创零距离接触,沉浸式游览国家话剧院,两个半小时的直播观看人数突破10万,点赞达12.4万。《咏春》探班直播,作为唯一一家拍摄彩排花絮的媒体,实时呈现首次进京演出的8分钟倒计时彩排,揭秘舞剧中的非遗技艺咏春拳、香云纱,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舞台的震撼。这场直播收获了高达53万人的观看和破32万的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春妮的周末时光》继创新打造“典籍之光”“打开科学之门”等系列后,再度发挥特别策划的集群效应,以融合艺术性和大众性的表达,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该系列节目也凭借高远的文化追求和积极的价值传播,获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和热烈讨论。电视文艺与舞台艺术不断碰撞火花,新时代的北京文化故事仍在持续书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