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难治性肺癌,一直以来是肿瘤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过去30年来,SCLC的治疗难以突破化疗瓶颈,但临床对于SCLC患者更长生存的探索步伐从未停止。近些年,SCLC的新药物、新技术到精准诊疗新进展,为众多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为了进一步解决SCLC诊疗中的挑战和问题、汲取中西前沿新知,探索和改进患者长生存方案,2023年5月28日,由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牵头、阿斯利康支持举办了“共话小肺 助力长存”SCLC诊治高峰论坛,会议设立济南成都、南京、郑州、沈阳、天津六大会场,并邀请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多位肺癌领域顶尖大咖,三百余位肺癌领域杰出代表,共同探讨SCLC的前沿进展,助力SCLC迈向长生存。近万人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观看了整场会议,希望广泛的传播能推进SCLC临床诊疗更加规范化,惠及更多患者。

本次大会特别邀请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担任名誉主席,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邢力刚教授主持,以及UCLA Medical Center Jonathan W. Goldman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大咖们展望2023,分享SCLC前沿进展以及国际SCLC研发和临床实践进展,中外对话,以专业和经验为匙,碰撞思维的火花,开启SCLC长存之门。

第一篇章:中西共研·洞悉长存

大会在于金明院士吴一龙教授程颖教授王洁教授的致辞中正式启幕。四位大会主席分别对肺癌领域的各位杰出与会代表表示欢迎与感谢,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会中对前沿文献的深层解读于临床疑难病例的共同探讨,促进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SCLC诊疗水平,为SCLC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更长久的治愈机会。

凝心聚力 共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吴一龙教授担任环节主持,程颖教授带来题为“展望2023,小细胞肺癌前沿进展”的精彩报告。程颖教授提到,免疫治疗让广泛期SCLC(ES-SCLC)的生存获得提升,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希望。但SCLC免疫一线治疗的疗效仍有待提高,新的高效治疗策略仍在探索,联合新的免疫检查点药物药物、联合抗血管药物、增加局部放疗等诸多研究也正在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在刘基巍教授的主持下,Jonathan W. Goldman教授分享了“国际小细胞肺癌研发和临床实践进展”主题报告。Jonathan W. Goldman教授介绍,化疗(铂类-依托泊苷)可用于大多数SCLC患者,对于局限期SCLC,可联合放疗,也可考虑预防性脑照射(PCI);针对ES-SCLC,可应用铂类-依托泊苷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或阿替利珠单抗,并考虑巩固胸部放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外对话环节继续由刘基巍教授主持,分会场嘉宾与刘基巍教授程颖教授围绕“SCLC分型、新辅助治疗在潜在可切除SCLC的多学科诊疗中的潜力”等方面展开精彩讨论,助力推动临床诊疗方案更加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

聚力长存 大咖共话

本环节主持由邢力刚教授担任,各分会场专家共同参与,集众家之所长,成SCLC诊疗之一言,多方的思维碰撞将开辟SCLC长存之路。

来自天津会场的北京协和医院张力教授和来自郑州会场的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醒亚教授围绕“免疫治疗给ES-SCLC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希望,如何进一步筛选biomarkers,找到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展开探讨。研究者在筛选biomarkers的过程中发现,PD-L1表达或可作为疗效分层因素、不同分子亚型的SCLC对于免疫治疗的疗效有差别,但这些目前处于研究阶段,以往相关研究尚无很好的阳性结果,未来仍存在巨大的挑战。临床中,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早期肿瘤的退缩情况、患者的临床表现等或可预测SCLC长期生存,但还需更多的临床实践证实。

来自郑州会场的河南省肿瘤医院高全立教授和来自南京会场的江苏省肿瘤医院夏国豪教授聚焦“SCLC治疗国内外已批准多款ICIs,真实世界的表现如何?临床中的痛点和Data gap如何?中外治疗有哪些差异?”进行讨论。相对国外SCLC的治疗,国内的ES-SCLC临床研究中患者的总生存期已达到了15个月以上,且可选药物较多,如真实世界中安罗替尼等药物应用较为广泛,是SCLC患者有效的选择之一。但目前免疫治疗为SCLC患者带来的生存期远不及期望值,其原因仍需探寻,以真正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治疗方案。

来自沈阳会场的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宏旭教授和来自成都会场的华西医院王永生教授以“对于SCLC治疗,哪个新的治疗方向有望成为下一个里程碑?哪个治疗模式或策略有望成为未来的基石?”为主题展开精彩探讨。SCLC恶性程度高,转移快速,即使免疫治疗带来的获益已有突破,但仍稍显不足。未来还需坚持多学科诊疗模式,以SCLC相对敏感的放化疗控制肿瘤的快速增殖,并同时在药物上寻求突破,如免疫药物、PARP抑制剂、ADC药物等。

第二篇章:多元荟萃·智见肺凡

六大会场分别召开了学术论坛,各地与会专家分享临床诊疗经验和临床研究成果,共同为SCLC的长生存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此次大会种下坚实的种子,未来在SCLC的临床和科研道路上开出灿烂的花。

大会总结

本次会议中,各位大咖带着过硬的专业和丰富的经验倾囊相授,与会专家结合自身专业踊跃发言、分享经验、提出问题,推动SCLC领域的治疗研究和实践应用,帮助SCLC患者得到更加规范、有效的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SCLC是未来肿瘤工作者重点关注的一大热点,早期SCLC的比例将逐渐增加,也意味着更多患者将早期得到治疗,其预后也将明显改善。SCLC患者距离长生存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开发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案来开展更多临床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患者生存获益,助力实现SCLC长存目标。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金明院士

山东省肿瘤医院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副主任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名誉校(院)长

  • 中央保健联系专家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候任理事长

  •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 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

  •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理事长

  • 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 山东省院士专家联合会会长

  •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促进会会长

  •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多家杂志主编或副主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一龙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 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ASLC杰出科学奖获得者

  • 广东省医师协会(GDMDA)会长

  • 广东省人民医院(GDPH)首席专家

  •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

  •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

  • 2018-2021年临床医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 2020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 )主席

  • 广东省医学会肺部肿瘤学会主任委员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任理事长

  • 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程颖教授

吉林省肿瘤医院

  • 一级教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

  • 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吉林省癌症中心主任

  • 吉林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一体化诊疗中心主任

  • 吉林省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副理事长

  • CSCO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CSCO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CSCO肿瘤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肺癌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国家卫生、计生委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专家组成员

  • 吉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 吉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洁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

  • 主任医师,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2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与进步奖获得者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 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

  •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

  • 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候选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专委会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 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编辑:Capps

审校:Adipocyte

排版:Uni

执行:Uni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