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总是借由一次次出发,一步步抵达心动之地,这个初夏,我自驾从重庆出发,沿着318国道一路奔赴,来到了有着藏东明珠美誉的西藏昌都。

昌都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入藏的第一站,在昌都大地上,有一个千年古盐田,宛如色彩绚丽的调色盘,点缀在山野之间,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夏的昌都,天高云阔,气候舒适,我这次来的西藏昌都千年盐井古盐田,位于昌都芒康县盐井镇纳西民族乡加达村,沿着蜿蜒的山路,我千里跋涉而来,寻找着大山深处的原始秘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藏昌都千年盐井古盐田历史悠久,这里是世界唯一一个具有千年历史的盐田, 1300多年历史,依然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勤劳身善良的加达村人,世代居住于此,靠大自然恩赐的天然资源,过着富足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村子,可以看到很多村民的门口摆放着包装好的盐巴,有红色和白色两种,5块钱一包,拿回家泡脚据说不错哦,有的村民门口也没有人在看着,如果有课需要,才有人会来招呼一下,淳朴的民风,让人感觉十分舒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达村是一个小而美的村庄,这里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漫步村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门口的老树、花朵,色彩绚丽的建筑,无一不在彰显着这里的 人们有多热爱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航拍的角度看古盐田,画面十分壮观,在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沙滩上,以及悬崖陡坡上,色彩绚丽的盐田,有3200 多块之多,据统计,这里年产盐达数百万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色彩绚丽的盐田,宛若散落在大自然中的调色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深深浅浅不同的色彩,让人觉得十分神奇,据历史记载,早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前,西藏的部落各占一方的时候就有盐田,传说在朵康六岗当中,芒康岗是产食盐的岗,所以很出名,我们现在看到的千年盐井古盐田,人们依然在保持着传统的制盐工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通过盐田的色彩,可以看到盐田产出来的盐原来是完全不同,在澜沧江的两岸,

东岸和西岸分别盛产白盐和红盐,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东岸,而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一处一处的,产的盐是纯白色,称为白盐,这也就是我们刚进入村子的时候,看到村民的门口摆放两种色彩的盐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田经过阳光的暴晒,和河谷间清风的吹拂,盐田里晶莹的盐粒慢慢凝结,宛如山野之间的调色盘,美如画卷,让人十分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智慧相结合,居然在山谷之间,有这么神奇美妙的风景

据当地村民介绍,如果晚一点过来,可以观看到手工制盐的全过程,还可以参观独特而原始的生产工具,我这次有点遗憾,因为时间匆忙,没有拍摄到这样的人为风情画面,但愿他日再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的古盐田,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迷人的色泽,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让人十分惊叹,昌都芒康在过去的时候,在茶马古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帮把藏族的盐、羊毛、羊皮、绒毛、青稞等东西带到内陆,然后再带回来汉族的茶叶、哈达、瓷碗、布匹、红糖、白砂糖、粉丝、大米等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年时光流转,加达村人依然坚持着祖先的古法制盐术,如同坚持一种信仰,不止不灭,让人心生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