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西北一起跑,万马奔腾新征程。时隔三年,第十届兰州马拉松(以下简称“兰马”)赛于2023年6月11日上午7时30分如约而至,届时40000名参赛选手将激情四射,畅享兰马,再铸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城沸腾!

看今朝,从头阅。兰马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走过了它9年艰辛的生命历程,我作为一名普通的热心兰州市民,一直密切关注着它的发展动态,期待它,一届比一届办得好。

 走马观花说“兰马”!2023兰州马拉松将于6月11日鸣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走马观花说“兰马”!2023兰州马拉松将于6月11日鸣枪!

一路走来,兰马策马扬鞭,风雨兼程,捷报频传。从国内看:2011年首战告捷获得中国马拉松“最佳赛事”称号、从2012年至2019年8次蝉联中国马拉松“金牌赛事”;从国际看:先后被国际田联授予“铜标赛事”、“银标赛事”和“金标赛事”。2018年兰马步入国内“金牌”和国际“金标”的双金时代,这也是继北京马拉松、上海国际马拉松、厦门马拉松、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重庆国际马拉松之后,国内第七个国际金标赛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金标赛事的评选标准依据是最新的《IAAF ROAD RACE LABELS REGULATIONS 2014》。对各个等级的评定有具体、详细的标准和要求,包括赛事组织、赛道丈量、计时系统、交通设施、安全保障、医疗服务、药监系统、广告宣传、赛事推广、保险服务、赛事奖金、媒体服务等各个方面,甚至包括对国际田联观察员的接待、赛事饮用水/饮料的保障等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决定金牌和银牌的关键因素是赛事邀请的国际优秀运动员的数量、赛事直播的电视电台和信号播放的覆盖区域。以马拉松金标赛事对参赛的优秀运动员的要求为例:至少要有来自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名优秀男运动员和5名优秀女运动员参赛,参赛的优秀运动员在过去36个月内的成绩必须在2小时10分30秒(男)和2小时28分(女)以内,或者在国际田联的重大赛事中取得过前20名的成绩,同时必须是经过国际田联备案的优秀运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评选的2018最具影响力马拉松赛事排行榜TOP100中,兰马位列第三,在排行榜上比2017年再进一步,北京马拉松和上海国际马拉松排在前两位。值得提及的是,兰马连续4年(从2014年至2017年,即第四届至七届)排名第4位,到了2017年实现了历史性的蝶变,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名列第三。这个名次是根据“赛事专业度”、“媒体辨识度”和“公众认可度”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共涉及50余项具体的评估指标。

没想到,一场看似平常的赛事背后,竟然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感人细节,让人唏嘘不已:成功从不会轻易降临,它只会眷顾那些勇于追逐的人。为追梦人点赞,为兰马喝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19中国最具赞助价值马拉松赛事TOP100榜单中,兰马以综合评分87.94分升至第四位,比2018年提前了四位,仅排在北京马拉松、厦门马拉松和上海国际马拉松之后。由此,不难看出兰马所具有的市场价值。

齐头并进,跑向未来。9年来,兰马所追求的“挑战自我、超越极限、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马拉松精神和兰州自2005年开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理念同步而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成就,共同进步,深受兰州人民的喜爱。从某种意义上讲,兰马的拉动效应,给兰州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繁荣与发展,特别是,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兰马作为有力推手,加快了“创城”步伐,最终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兰州笑到了最后,跑向了终点,跑向了成功,于2020年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速度与激情

2011年,兰马刚起步时,兰州还是一座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在全国经常排名垫底,尤其是冬天,很少见到蓝天,被外界评价为“锅盖下的城市”、“卫星看不到的城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据报道,经过10多年的治污改造,2022年,兰州市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正式迈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全市优良天数301天,全年未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九年持续改善。“兰州蓝”已成为兰州市民引以为傲的响亮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之滨也很美!水宽山远烟霞迥,天淡云闲今古同。兰州是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都会城市。黄河兰州段全长150.7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7.5公里。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黄河,是兰州人赖以生存的母亲河,世世代代的兰州人,栖息在黄河两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对黄河,怀有深厚的哺育之恩之情。思乡的游子,回到故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卸下包袱,舒一口长气,径直来到黄河边,漫步在百里黄河风情线上,寻找并回味一番儿时和黄河嬉戏相伴的难忘岁月。

近些年来,随着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与综合开发的不断推进,兰州黄河风情线,从最初的“十里”延伸到“四十里”,再到“一百里”;它东起城关区雁滩,西至西固区西,以中山桥为中轴,以黄河两岸风光为依托,北有白塔山、兰州碑林、金城关、龙源等;南有水车博览园、平沙落雁、黄河母亲雕塑、百合公园等。黄河风情线,是兰州市的核心景区,依山傍水,草木葳蕤,繁花似锦,鸟雀啁啾,是兰州人一年四季消遣、娱乐的好去处,也是外地人喜欢观光打卡的旅游胜地;黄河风情线,也是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路,笔直宽敞,干净通畅,整齐划一,人、车穿行井然有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蓝水清,水鸟爱上兰州。每逢冬天,人们总能在河中的沙滩上或河岸边、或芦苇荡看到各种各样的鸟类,或栖息、或嬉戏,画面非常温馨,可人,是兰州寒冬里的一道暖阳。据资料显示,近些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黄河兰州段已有50多种鸟类越冬,或将黄河兰州段作为迁徙途中的越冬中转站,包括留鸟和冬候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迟子建《候鸟的勇敢》一书,从中很受启发,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否在黄河岸边也修建一个候鸟自然管护站,为候鸟们搭建一处来去自由飞翔的天堂,让人鸟和谐相处,共享“兰州蓝”,给这座城市的冬天增添一份活力,同时又是一道靓丽的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句谚语说:“All roads lead to Rome.”围绕母亲河开展的兰马就是一条通向成功的体育赛事,跑过之处皆是美景,吸引着东南西北的各路英豪共同参与,逐梦“蘭”图。9年来,兰马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向国内外,年复一年,重塑着兰州形象和兰州速度,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兰州,今非昔比。就拿交通来说,2012年12月28日,首条快速公交线路建成;2014年6月10日,兰州水上巴士在黄河上运营;2019年6月23日,兰州地铁1号线开通,毋庸置疑,鲜明的“五位一体”的交通运行,给兰州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便捷,缩短了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兰州速度实现了双赢,既为兰马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又为“创城”铺平了道路。

憧憬与展望

众所周知,马拉松起源于公元前490年发生的一场“战役”。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并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世界上最早的城市马拉松比赛是1897年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距今已有126年的历史。

1959年,中国将马拉松赛列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北京马拉松于1981年开始举办,是中国最高水平马拉松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地说,兰马始于2011年,起步较晚,和那些拥有百年马拉松历史的城市相比,兰马,在路上。令人赞叹的是兰马进步很快,今后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诸如比赛规模、比赛水准(参与国家数量、国内外顶尖选手的参与人数等)、比赛成绩、媒体宣传力度、经济效益等,令人万分期待。

 走马观花说“兰马”!2023兰州马拉松将于6月11日鸣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走马观花说“兰马”!2023兰州马拉松将于6月11日鸣枪!

在体育界,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作为一名体育爱好者,我深深懂得好的一项体育赛事繁荣一座城市的推动作用,所以说,若要兰州发展得更好,多举办一些优秀的世界性体育赛事也是一种有力途径,兰马的成功举办,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范例。我曾在我的一篇文章《畅想“兰马”》(2019年6月19日发表于《兰州日报》)中这样天马行空地设想过:“假如,有一天,我们能把获得网球职业生涯100冠的瑞士‘天王'费德勒请到兰州,来一场酣畅淋漓的 ‘兰网'比赛;或者说,把葡萄牙三度世界足球先生‘C罗'请到兰州来一场游刃有余的‘梅开二度'、‘帽子戏法';抑或说,把NBA篮球明星哈登请到兰州来一场炉火纯青的三分球扣篮表演赛——那时候,兰州人多么扬眉吐气,心潮澎湃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信,那时候的兰州会更健康、更文明、更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介:胡盈兰,女,1965年生于兰州。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英语本科学历,擅长英语,喜爱文学。2014年开始文学创作。曾于《兰州晚报》发表文章《兰州瓜果》《庆阳刺绣》《晚报,为我开启了另一窗》,其中《晚报,为我开启了另一窗》获得“我和《兰州晚报》的故事”征文优秀奖;于《兰州日报》发表文章《仁寿山》《奔腾的兰州——从兰马主题梳理兰马足迹》《给回族姑娘马亚的一封信》《情系什川》《畅想“兰马”》《亲近中山桥》《仰望白塔》《师生情》《英语老师钟梅》等,其中《给回族姑娘马亚的一封信》获得兰州市“石榴杯·民族团结好故事”征文大赛优秀奖;并于微信公众平台二月风文学社、作家平台、陌上草根、拇指兰州、最瑞典等发表文章《妈妈的针和线》《No.24》《你好,旧时光》等1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