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是简单的扫地、种菜、做家务等体力消耗,更应有助于内在价值观的生成和理性思维的提升。

近日,天府新区华阳中学的师生们,就通过清洗教室内的空调、无害化处理“沉渣池”的方式,践行“学生成长第一”的核心价值观,落实“生活无处不学问,学校事事皆课程”的理念。

不仅如此,学校还将整个劳动过程开发成校本科创、劳动课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开展主题教育,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磨炼意志、提升劳动技能,还训练了高阶思维。

劳动课学生老师齐上阵

两天共清洗174台柜式空调滤网

夏日将至,如何清洁空调、保证其制冷制热效果,成为诸多学校的难题之一。

为节约能耗、消除异味、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5月25日,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劳动教育教研室组织全校87个班级的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开展了“清洗柜式空调滤网”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开始前,四川天府新区华阳中学教师李雪梅、杨永忠对初、高中年级各班劳动委员进行了培训指导,强调了用电用水的安全,详细讲解了清洗滤网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老师提醒同学们在清洗空调之前,要拔掉空调的插头,防止清洗过程中触电。取出空调滤网后,注意用清洁布擦洗、清水冲净,切勿用钢丝擦清洗,以免损坏滤网。随后,将备好的花露水喷洒在抹布上,再用抹布上下擦拭空调冷凝管上的扇片。最后,将晾干的空调过滤网装回原来的位置,盖上空调盖,检查无误后,插上电源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过程,不仅让同学们安全意识得到提升,相关物理知识也派上了用场。

通过学生和老师的齐心协力,截止5月26日下午六点,全校共清洗了174台柜式空调的滤网,诠释了“为迁移而教、为实用而学”教学理念。

化安全隐患为有机化肥

学校“沉渣池” 处理变劳动课程

生活无处不学问,学校事事皆课程。

面对学校沉渣池年久老化、容易堵塞等难题,5月4日,天府新区华阳中学在全校范围内,邀请热爱科学、对此项目有浓厚兴趣、愿意深入探究项目的100余名同学参与“沉渣池无害化处理”的项目化学习。

在正式处理前,项目组首先组织学生完成了沉渣池相关知识的调查问卷,摸清学生对沉渣池处理的认知程度,设计了研究性学习方案,给到学生“脚手架”。还通过专业的科普讲座,向同学们讲解了沉渣池无害化处理的详细流程、技术原理等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在环保公司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师生们观摩了“沉渣池无害化处理”的施工现场,体验了沉渣处理的全部流程。

观摩现场,面对沉渣池处理相关技术问题,学生们还向技术人员提出疑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调研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在项目组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沉渣池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生产出了很多的有机化肥,学校还预留了约200袋肥料,用于校园绿化施肥。而参与到项目中的同学,形成了28份研究报告,涉及问题的提出、预设、观摩、研究……

让劳动教育回归真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并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意见》提出,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

以上文提到的清洁空调、处理“沉渣池”为例,华阳中学教育集团推进办主任、华阳中学副校长廖为民谈到,劳动教育不单是一种形式,其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还应融入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提升技能,同时培养科学研究的习惯与方法,使劳动教育面向未来,成为学生创新创造的有机源泉。

作为学校后勤工作负责人,廖为民认为,劳动教育不应“有劳动无教育”,而是要全科渗透,将劳动教育的思想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感、劳动能力和劳动品质。

“不仅上好劳动这门课,还要让劳动教育回归真实”,廖为民表示,接下来,劳动课程将作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分为必修+必选+自选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比如烹饪课,会几道“拿手好菜”将成为必修,而园艺课将是选修,选择该课程的学生不仅要打理学校景观,还将进行基因重组、新品研发等科研项目……劳动教育课程将随着学习生活的真实发生不断发展丰富。

红星新闻记者 李宇欣

图源天府新区华阳中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