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9月22日,香港保钓运动领袖陈毓祥与16名保钓勇士一起,乘坐“保钓”号前往钓鱼岛,准备拆除日本右翼分子设立在岛上的灯塔和日本国旗等标志。就在“保钓”号突破日舰拦截,终于靠近钓鱼岛时,陈毓祥却不幸遇难,成为我国为保钓而牺牲的第一人。

1996年7月,日本政府宣布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列入日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派出海上自卫舰艇巡逻。日本右翼分子还登岛插国旗、建灯塔,意图对钓鱼岛进行实质性管辖。

日本的一系列举动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应,香港明报发表了《日本垂涎钓鱼岛,两岸携手御侮》的社论,呼吁人们起而保钓。

日本政府却不断试探。8月28日,日本外相在香港发表演讲,宣称钓鱼岛自古就是日本领土,并在第二天扣押靠近钓鱼岛的台湾渔轮,声称台湾渔轮非法侵入其领海。

日本巡逻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巡逻艇

9月4日,《明报》派记者去钓鱼岛采访,遭到日本舰艇和飞机拦截。在当晚的编前会上,主编魏承思提议把这桩新闻做大,得到大家一致同意。第二天,《明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钓鱼岛沦陷了》社论,以让舆论发酵。

这篇新闻震惊两岸三地,一场保钓运动迅速扩展到中国大陆、台湾和海外华人社会。

9月15日,1.2万名港人进行保钓大游行;加拿大多伦多5000华人游行声援;18日夜,6000港人再次冒雨集会,呼喊的口号就是《明报》社论标题——《勿忘九一八,保卫钓鱼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保钓运动已成鼎沸之势,作为“老保钓”的陈毓祥自然坐不住,是时,他已组织了一个“全球华人保钓大联盟”,声援各地保钓运动。他又找到魏承思 ,与其达成一致意见,认为两岸三地应该联合起来,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陈毓祥,1950年出生于广东潮阳,毕业于英皇书院,香港大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硕士,从70年代就从事保钓运动,是著名保钓运动领袖。

美国华人保钓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华人保钓运动

这一次日本政府如此嚣张,公然声称钓鱼岛属于日本,自然激起陈毓祥及保钓联盟勇士们的怒火。经过协商,保钓联盟决定租船前往钓鱼岛,拆除日本人非法设立的灯塔以及插在岛上的日本国旗,再升起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不可置疑的主权。

台湾保钓游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保钓游行

9月22日下午4时15分,陈毓祥带领保钓联盟17名勇士乘坐租来的货轮,将其命名为“保钓”号,斗志昂扬地向钓鱼岛进发。沿途船只看到他们,纷纷鸣笛致敬,几百名香港市民闻讯起来为壮士们助威送行。

但是,陈毓祥等人的保钓行为虽然是民间运动,却遇到日本舰艇与军机的围追堵截,一路上,日本船只多次试图逼退“保钓”号,均遭到保钓勇士们的回击。3艘台湾保钓渔船按原先与他们约定的在钓鱼岛会合,却被16艘日本军舰围堵两小时,无奈折返。

尽管如此,陈毓祥等人不畏艰险,依然按原定计划向钓鱼岛前进。并于4天后的9月26日清晨,突入到离钓鱼岛只有1.5海里(1海里约1.85千米)的海域。

此时风高浪急,“保钓”号又很老旧,怕触碰礁石,不敢再迫近钓鱼岛,而事先准备的橡皮艇也因风流太大不敢放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着登岛计划要落空,陈毓祥不甘心,决定和其他5名勇士游泳过去。

他身先士卒跳入海中,却被巨浪推到船舷上,头部受到重击,加上他不谙水性,脚又被绳索缠住,随即被巨浪吞没。

众人赶紧将他救起。可惜陈毓祥因受伤过重,于当天下午去世,时年45岁,留下老母、娇妻和一双年幼的儿女。

得知陈毓祥为保钓壮烈牺牲,两岸三地受到极大震撼。9月29日,六大保钓团体联合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办盛大的烛光集会,追悼保钓烈士陈毓祥。参加集会的香港市民多达5万余人。

这是香港各政治派别第一次携手维护民族尊严。台湾、伦敦和北美多地的数万名华人分持两岸旗帜,声援香港保钓运动,实现了陈毓祥“爱国不分先后,保钓不分左中右”的遗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保钓游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保钓游行

一个星期后,3名港台保钓勇士成功登陆钓鱼岛,在岛上插上两岸旗帜宣示主权,成为90年代保钓运动的一个里程碑。

陈毓祥生于广东,长在香港,一家五口衣食无忧,幸福安乐。钓鱼岛的风,不会吹动他家的窗帘;钓鱼岛的浪,不会溅湿他的鞋袜。可是他胸怀祖国,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最终为捍卫国家主权献出宝贵的生命。他的名字和事迹,将和革命年代的烈士们一样,为人们所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