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当中,每一位家长都有相似的心愿:孩子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好工作。

不错的大学,还有一个标准,要么985,要么211。而好工作,那就没有标准了。有的人觉得,能养家糊口的就是好工作。有的人觉得,能双休的才算好工作。

到底什么是好工作呢?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收入高,前途好,让人有所获益的,才算是好工作。

对此,很多人会说,哪有这么一份工作,可以同时满足这三点呢?编制内的工作。

对于非编制的岗位来说,能够满足其中一点,就已经很不错了。特别是年轻人,找不到有钱,或者有前途的工作,前路终究坎坷不堪。

如果你有孩子,不要让他干这4种工作,再怎么拼命,也会被淘汰,一无所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夕阳行业,不要去。

在商业社会当中,有这么一个估量价值的标准,收获,最大限度要对得起付出。

一个孩子,读了4年的本科,以及3年的研究生,出来的时候已经24岁或者25岁了。年岁偏大的他们,只要择业失误,基本这7年的大学就白读了。

比如,在几年前,房地产市场特别火热,不少学生一出来,就投身到房地产行业当中。特别懂社交,且能力突出的人,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而在今时今日,年轻人还能去房地产行业吗?从当下的行情来看,尽量不要,因为房地产属于夕阳行业了。进去了,而中途被辞退了,就不好找工作了。

同样的道理,其它的夕阳行业,年轻人也不要去了。试想,连老板都赚不到钱,那打工人能在衰退的市场中赚到钱吗?

工作赚钱,说到底就是“与时俱进”的行为。缺乏与时俱进的观念,就容易被淘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偏向于体力劳动的工作,别长时间干。

当代的年轻人,如果家庭有关系,自然能进到不错的企业。而没有关系,也没有单位要他们,那他们就只能去送外卖、送快递了。

有一个数据:在700多万的外卖小哥中,本科生的比例占到了3%,超过了21万人,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比例占到了1%,将近7万人。

超二十万的高学历年轻人在送外卖,这并不是什么好迹象。况且,一个年轻人习惯于送外卖,就会毁了自己的前途。

一位江湖的老前辈说过,如果你因为一时的生计去送外卖,那没问题,当一个缓冲期就好。可如果你想长期干下去,那就无异于走到死胡同当中。

为什么这些偏向于体力劳动的工作,不能长期干,只能用来暂时应对生活的窘境呢?跟成长性有关。体力劳动,只要是个人都能干,毫无成长的空间。

所以,读过书的年轻人,还是需要另谋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与其做文员,不如专心考编制。

不少家长都遇到了一个问题,孩子读文科出来的,没有理工科好找工作,该如何是好呢?难道他们,就只能当文员了吗?

当文员,不是不好,而是文员的工资太低,被取代的几率特别大。如果有一天,老板觉得年轻的大学生更便宜,就会将你辞退。

谈到文科和文员,就想起一个案例。小陈文科出身,记忆力不错,文笔还行,就一边做文员的工作,一边考公。两次失败后,到了第三次,小陈终于考上了。

身为家长,我们就该跟孩子说,与其在毫无前途的岗位上,忐忑不安地干下去,不如尽力去考公考编,至少还有一丝希望。

虽然说编制的名额是有限的,但至少给普通人提供了机会。不去尝试一番,依旧裹足不前,也许就会造成人生的遗憾。

还是那句话,吃公家饭,终究比吃私人饭要香,也更有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倒贴钱上班的工作,就不要去了。

近两年,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个热词,付费打工。

大致意思是,一个年轻人毕业后,工作所赚的工资还不够养活自己,只能找父母要钱,蜗居在大城市的出租屋里,贴钱上班。

比如说一个广漂,工资6000元(税后),房租1500元到2000元,吃饭喝水的费用2500元,水电通勤话费600元,时不时买件衣服,或者生病看医生,基本上千元就没了。有的人,还要谈恋爱,花费会更高。

税后6000元的年轻人,占比也不多。如果月薪只有四五千,那他们在大城市,不就活成了“贴钱上班”的模样了吗?

其实,孩子贴钱在大城市上班,还不如回老家工作。至少,老家的物价不高,也不用担心租房的问题。

当代的年轻人,他们所面临的工作环境确实不太好。身为父母,最好能帮就帮。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