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老北京四合院其实“平房”并不多,主要都是“瓦房”。任何一个院子,只要不是太破的大杂院,那至少正房肯定都是瓦房,之后的话看着办,住人的就是瓦房,厨房杂物间什么的就是平房了,这样能省钱。

以民国北洋时期来说吧,鲁迅先生翻新了十间瓦房,花费大洋1200块。注意这是翻新,而如果是彻底挖地基盖新房的话,普通的梁架是2000大洋,200一间。更讲究的话用黄架松的,据说更结实,然后再升级点儿其他配件,那就得2500大洋了,250块钱一间。

而平房呢,既然是灰顶,那就没必要用太结实的梁架,这就省了大部分的钱,所以一般的成本在100多块钱一间,150打住了。

平房瓦房的区别主要就是气派,相当于小板楼和高档公寓。然后就是保温,平房是灰顶的,顶子又矮又薄,自然冬天冷夏天热。但既然都是厨房杂物间什么的也就无所谓了,普通家庭没必要讲究。

之所以后来都统称“平房”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外来人口多了,而乡村的平房更实用,晒老玉米什么的,所以就“俗随外乡”了。

30年代北京做过统计,楼房的平均价格是200多一间,东交民巷的最贵能达到400一间,然后是王府井前门的,都是繁华地段才值当的盖楼房,300一间吧。瓦房的平均价格是150一间,半新不旧的说的过去。而灰顶平房的价格就才80一间了,这还是能算的上房子的,龙须沟那种贫民窟的不算,只能叫窝棚。

租金也有所不同,瓦房一般起步两块钱一间,正房要3/4块。毛伟人和蔡和森、罗章龙等人在北京租了三间北房,8块钱,正好是他当图书馆管理员的月薪。所以知道北京的房租从来都不便宜了吧?三间房顶多50平米,租金约等于普通人的工资,相当于现在的7000块钱。

而平房便宜,一般都是东西房或小南房,1块多钱能租到好地段儿,南城过了两广路以南甚至都不到1块钱。所以那会儿底层百姓很多都到南城租房,用奔波来节省房租,和今天的北漂儿没什么区别,只是更苦而已。

郭德纲有个相声,说是下大雨了修房的很高兴,因为肯定有塌房的,那自己的生意就会好。这就跟疫情时候做核酸生意的一样,屁股决定脑袋。

那当年真的经常塌房吗?真的。老北京的排水系统并不太好,尤其是南城,一旦前三门护城河的水满了,那必定水淹南城。民国38年历史,北京的水灾19次,平均两年一次,每次都是房倒屋塌,死伤无数。

而且冬天也闹灾,雪灾。历史记录是崇祯末年,北京大雪连下三天三夜,行人不相见,飞鸟难得停。大雪共压塌民房5000多间,连砸死带冻死的至少上千人。这场大雪也被当成了末日的警告,大明王朝要完了。

这些倒塌的房子主要就是平房,因为盖的时候就不讲究,用的也都是旧木头,而且最次的是砖头,基本都是拆下来的“核桃砖”,块头儿大小无所谓,主要是酥了,禁不起积水浸泡。冬天则是因为平顶,斜度小,比瓦房更容易积雪,梁架再不结实,那可不是动不动就被压塌了吗?

但这又有人们办法?穷人,从来都是最被忽视的群体,虽然永远有人号称要关爱救助穷人,但实际上都是救急救不了穷。

塌房这种事儿一直延续到80年代,那会儿已经不光是平房了,瓦房也都老了。所以当年的房管所只要下雨就必须紧急待命,雨雪就是集结号。一直到1985年前后,我路过房管所,看到墙上的口号还是“尽量不塌房,确保不死人”。

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想象当年的居住窘迫了,北京1978年的人均居住面积是4.5平米,也就是现在厕所的面积。而且注意这是“平均”,是住平房的百姓和住楼房的干部职工平均的。你实际上胡同里的人们,居住面积也就是3平米。

举个例子吧,我小学同学家才15平米,就是在院里搭的小平房,每年都得铺油毡,可折腾了。他家最早三代六口人,奶奶,他父母,兄弟和妹妹三人,这就想想怎么住吧?

小时候我去他家,墙上摞了三层床板,当时觉得很好玩,后来才知道,这简直就是火车卧铺,还是硬卧。他父母和奶奶就睡一张大床上呗,都是凑合。

后来都90年代了,他奶奶去世,妹妹很早就去对象家住了,估计就是受不了这小房子。但是家里的条件更为难了,因为兄弟俩都搞了对象,都领到家里住。两代,三对夫妻,15平米一间房,怎么住啊?

拉帘子呗,晚上两道帘子隔开三对人。他们住习惯了无所谓,我看着真别扭。那次他是找我问拆迁的事儿,我拿着尺子就去了。夏天的小房里,差点儿把我热脱水了。说了没几句他老婆要去上班了,拉开大立柜的门,稍微一遮挡就脱裙子换衣服,几乎谈不上不避讳。生活的窘迫,真的能让人不在乎脸面了。

唉,怎么说呢,这就是当年老北京的居住条件,我真的没夸张。甚至到现在北京胡同儿都有这样的家庭,仍然是两三代好几口人挤一两间,无非是弄个阁楼或装修一下而已。但那种局促和窘迫,冬天寒风夏天返潮,真的谈不上宜居,就是凑合活着……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