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航空MU9191航班于近日由国产大型客机C919执飞,顺利完成了全球商业飞行的历史性里程碑。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在北京首都机场平稳降落,130余名乘客第一次体验了C919的空中之旅。

这次飞行见证了C919客机从立项到商业飞行的不可思议的历程,现在,普通人只需购买一张机票,就可以上“自己国家的大飞机”了。这次载人飞行对于中国航空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也为国产大型客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怀揣着飞升腾达的憧憬。这些形象最初出现在我国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中,描绘的“飞天”形象身姿丰腴,衣袂翩翩起舞,翅膀展开在天空中优美飞翔;或弹奏乐器,这些杰作反映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超凡脱俗、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美好愿景。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想知道,古代中国人是否发明过飞行器呢?世界航天的始祖又是谁呢?

《山海经》中记载了最早的飞行器,它来自奇肱国,又名夜郎国,这个国家的人只有一只手臂和三只眼睛,但他们非常聪明,善于制造机械,可以乘坐飞车远行,顺着风向前进。奇肱国位于玉门关外四万里处,商汤时期,奇肱国人曾乘坐飞车飞到豫州,但被商部落的首领汤摧毁,消息被封锁,秘而不宣。十年后,奇肱国人又制造了一辆飞车,恰巧东风起,他们乘着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人的飞天梦得到了奇肱国飞车的启示。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基姆在其著作《火箭和喷气发动机》中提到,大约在14世纪末,一位名为万户的中国官员曾将47枚当时可买到的最大火箭安装在一把椅子的背后,将自己捆绑在椅子前方,手持两个大风筝。他指挥手下同时点燃这47枚大火箭,旨在借助火箭向上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上方,直达月球。

而这位勇敢的飞行员被认为是明朝初年的万户陶成道。当他在半空中飞行时,发生了火药爆炸,导致他不幸遇难。,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火箭动力进行飞行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1970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纪念载人航天的开创者,而万户发明的这种飞行器与奇肱国的飞车有很多相似之处。

据《吴县志》记载,在清初,江苏省吴县有一位名叫徐正明的人,听着老人讲述《山海经》中奇肱国人制造“飞车”的故事,得到了启发。他制造出了一种世界上最早的人力驱动的飞行器

历史记载显示,这辆车装置了 "齿牙错合" 的机关,类似于现代齿轮传动。 "人坐椅中,以两足击板。上下之机转,风旋,疾驰而去。" 该车依靠人力驱动,通过齿轮驱动螺旋桨,可以"离地尺余,飞渡港汊"。观看者们欢呼着,小孩们紧随其后。这辆飞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人类最早的飞机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飞车成功试飞,但徐正明并不满足。他决定继续研究和改进性能,使其能够飞越高楼大厦,航程达到四五十里,甚至能够在太湖水面上飞行。但遗憾的是,徐正明因贫病交加不久后便去世了,留下了失望和遗憾。尽管徐正明最终没有制造出真正的飞车。

从古至今,从史料就记载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国人也一直在努力,"美国航空周刊曾嘲笑中国人要制造大型飞机,称其为“虚张声势”。如今,C919已经成功问世,这说明我们不是在虚张声势,而是真的能够制造大型飞机!"如今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中国民航商业运营国产大飞机正式“起步”,中国大飞机的“空中体验”正式走进广大消费者,代表着几代航空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中华民族成为航空大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