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五次战役,由于我军没有足够的重火力和防空力量,“联合国军”新任统帅李奇微和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投入大量装甲部队,在飞机和大炮的掩护下,向我军发起反击,给我军造成了7.5万人的伤亡,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毛主席得知后,调一人入朝,使我军反败为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耀南少将

1951年4月11日,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成为朝鲜战场上“联合国军”最高指挥官,李奇微是位善于总结的指挥官,他通过对前四次战役的总结,敏锐的发现了我军的弱点:后勤补给能力弱,重火力差,每次战役攻势只能维持7-10天,即礼拜攻势。

他采用“磁性战术”,有计划的向南撤退,吸引我军深入,然后利用装甲部队和飞机、大炮对我军进行反击!

志愿军总司令彭总发现问题后,于5月21日下令全线后撤,但是,范佛里特的装甲部队一直死死咬在我军后面,进入第五次战役之后,我军的伤亡人数达到了7.5万!

随后,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由于我军缺乏防空力量和重火力的支持,范佛里特又征集了大量的轰炸机,每天对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嚣张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轰炸机

阵亡将士每天都在增加,面对敌人超密集的“范佛里特弹药量”,我军挖的战壕根本无法抵御!彭总看着前方送来的战报,心急如焚!如果不能想出应对办法,后果不堪设想!

万般无奈之下,彭总发电报将此情况报告给国内,请毛主席拿主意。毛主席从实际情况出发,既然没有重武器进攻,那就在防御上想办法。

很快,毛主席便想到了一个人,此人就是我军中大名鼎鼎的“工兵之王”--王耀南。

王耀南出生于鞭炮世家,后跟随父亲到安源煤矿在矿井下当爆破工,成为坑道掘进和爆破的行家里手,秋收起义时任命为爆破队的队长,后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

王耀南头脑灵活,很快又学会了一系列的工程兵操作技能,逢山铺路、遇水架桥这些事情都难不住他。

在长征时期和抗战时期,王耀南的工兵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

强渡乌江、四渡赤水都是他的贡献,是他带领工兵在湍急的河流上架起了浮桥,红军才得以顺利渡河。

抗战时期,王耀南先后担任115师和129师工兵主任,多次破坏日军铁路和军列,对重要的隧道、桥梁进行爆破作业,给日军造成不小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耀南

1941年,王耀南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工兵主任,向彭总提出了“地雷战”和“坑道战”两种战法,这两种战法成本低,效果佳,让日军闻风丧胆,后来成为我军对日寇的常用战法!

王耀南出色的工兵能力和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对他多次进行表扬,称他是“工兵专家”。

王耀南得知我军在前线遭受如此困境时,心里十分着急,来到朝鲜战场后,便立刻就跟随侦察兵去实地勘察。

经过仔细分析,他认为:敌人火炮力量强大,传统的战壕根本无法起到掩护作用,我军防御工事都在山岭上,可以利用山体坑道来防御!这样就可以与敌人进行长期作战!

他还提出:我们挖的坑道不仅仅负责转移和隐蔽,还要成为生活场所,战士们可以在这里完成衣食住行。

王耀南的这个构想,就是被世人所熟知的坑道战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坑道战术

上甘岭战役中,秦继伟带领的第15 军更是将坑道战术用得出神入化。美军在连轰190万发炮弹的情况下,依然无法攻克小小的上甘岭阵地,并为之付出了3万人的代价!

这一战后,美军几乎放弃了大规模进攻的行动,并且积极地寻求和志愿军进行停火谈判。

我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王耀南的“坑道战术”功不可没!1955年9月,王耀南被授予工程兵少将军衔,后曾担任工程兵副司令员。1984年11月3日,王耀南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