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遇见小媛

“优秀的人,打小就开始被‘推着’优秀了。”

无意间刷到的一句话,下面却挤满了不少网友的“悲伤故事”。

获得高赞的分享,更是让人深思。

网友晴雪名校毕业后,就职于一家企业,工资高,委屈也不少。

上级安排“无偿加班”,她少有抱怨;被同事抢了客户,也选择沉默。

她说:“习惯了正向反馈,担心被人说成‘不懂事’。”

遇到不公,只能往肚子里咽,为什么?

看到最后才发现,她对负面评价的恐惧,是童年时期留下的烙印。

上学时,老师说表现好,有选择“位置”的优先权;父母说成绩好,就能满足她一个愿望。

为了“特权”和“夸奖”,她被外力驱动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却很难产生自我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一句话说:“没有任何一个角色,能够仅凭‘标签’获得认同。”

亲子教育中,亦是如此。

让孩子抵达“优秀”的终点不是目的,接受他们的不完美,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清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白岩松曾说:“毁一个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此言不虚。

一切“美好”若不是基于主动改变,只会让人生厌;而那份被“剥夺”的童真与纯粹,也会被烦忧取代。

想起影片《妈妈的遥控器》中的那对母子,便是如此。

主人公小伟和妈妈相依为命,但家中少有“母慈子孝”,只有控制与隐忍。

因为,小伟的人生一直被妈妈的遥控器左右着:

伪造成绩单不愿承认,就会被重复着被拷问的“瞬间”;

上课没掌握所有解题方法,就得在“遥控”后反复上同一节课;

结交的朋友让他有了笑容,妈妈却以“对方是不良少女”为由,将两人“拆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被“安排”的人生,让人窒息。

小伟试图用了结生命反抗,但每次都能安然无恙地从梦中醒来。

这种无法掌控的失控感,让他身心俱疲,最后只能妥协:接受妈妈的安排,努力变优秀。

直到他长大后事业有成,有了与妈妈抗衡的底气,才制造机会偷走了遥控器。

但不幸的是,被妈妈发现后,他想要与对方同归于尽,却在横穿马路时出了车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的生命戛然而止,控制不再,希望破灭。

以悲剧结尾的故事,往往让人意难平,我们也由此懂得:

父母想要子女出人头地,没有错;但这种期待违背孩子的意愿,只会伤了孩子。

被父母安排人生的孩子,对家也少了归属感。

只要“不被接纳”的种子藏于心间,逃离就成了孩子唯一的自救。

所以,不以爱之名折断孩子羽翼,将是他们的一生之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小注射的“外在动机”,让孩子患上了“空心病”

哲学家叔本华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

“人总是在得不到的时候痛苦,在得到之后感到空虚。”

有人把这解读成对人性的洞见,但作为父母,更应该从中生发对亲子教育的思考:

被推着前进的孩子,承受着外界的赞许,当外在认同消失,内心也会由此匮乏。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分享过一个案例,便印证了这一点。

一名很优秀的北大学生,入校时成绩排在学院第一,无论是往科研还是学术方面发展,都被老师们看好。

但他却在求学期间确诊为抑郁症,出现了自杀行为。

深究原因,既不是人际关系受挫,也并非学业压力。

身边的亲朋好友方法用尽,想帮助他,却只能换来一句寻求“解脱”的说词:“活着没意思了,觉得疲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番折腾下来,父母只好给他办理退学,终止学业。

看完后,不免为其感到可惜,不少网友也纷纷应声:

“我家孩子也这样,各方面都不差,却对啥事都兴致不高,就一句‘太累了’挂嘴边!”

为什么会这样?

有学者就此分析过成因:

“唯分数论”的高期待、“功利主义”的学业压力与个性压抑,让孩子患上了“空心病”。

而这种“好学生品质”披着优秀的外衣,使得父母看不见他们的无助。

孩子也在外界高期待的加持下,被动变优秀,很难接受失败。

所以,我们不难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悲剧”:

外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患上了“阳光抑郁症”,想着和世界告别,却又怕辜负父母的付出;

优秀的孩子习惯了在赞美声中获得价值感,待步入社会摘下“光环”后,内心只剩慌乱。

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在《内在动机》这本书中,把这称为“外在动机”。

并且指出,当孩子做事来源于外因激发,他们感受的也是“我应该”的压力,而不是“我想要”的自我实现。

那么,该如何打破这种局面?

不再以成绩论英雄,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将是父母走出教育误区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好的家教,是允许孩子不完美

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只有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他才能成长。”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当孩子被允许不完美,更容易从内因出发寻求变好。

而父母需要做的,是改变教育方式的“不完美”,而不是让孩子追求极致。

那如何给孩子正确地赋能呢?三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1. 孩子“成绩差”,用积极暗示代替负面反馈

曾经有个小故事在网上流传甚广,颇具教育意义。

一位母亲数次参加家长会,都被老师告知“你儿子有问题”:

孩子幼儿园时,上课不专注被说成有“多动症”;

小学时,数学考试在班上倒数第二,被贴上“智商不高”的标签;

初中时,被“预测”很难考上高中……

他人的负面反馈,让这位母亲高兴不起来,但她在儿子面前,依旧积极鼓励:

“老师表扬了你的进步。”

“老师说你很有潜力。”

“老师对你给予了厚望。”

孩子在听完正面反馈后,从沮丧到自信,一路逆袭考上名校。

结局美好,网上也皆是赞许。

但大家忽略了成功的背后,是这位母亲接受了孩子的不完美。

积极暗示孩子,才能赋予“不完美小孩”别样的人生。

2. 孩子“太任性”,用阳光教育代替打骂教育

“现在的孩子,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

一句吐槽,本是教育“熊孩子”的调侃,如今却演变成了父母“反向教育”的信条。

孩子为了买个玩具“蹲”大街,父母“吼叫式”劝离;

孩子不写作业就看电视,年轻父母拿着鸡毛掸子就开始“恐吓”。

这样就能养出听话、优秀的孩子吗?

未必,打骂教育能让孩子怕你,但不一定能让他们爱你。

有教育从业者曾提出“阳光教育”的理念,意指用爱关怀、理解孩子,使其自立自强。

还原到亲子教育中,孩子无理取闹时,父母可以这样说:

“玩具可以买,电视也能看,但你以后是否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呢?”

这般有商有量地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才能让他们在获得尊重时自我纠正。

3. 孩子“脾气倔”,用言传身教代替以暴制暴

想起前几天闺蜜向我倒苦水,感受颇深。

她说,自家女儿才小学,人小脾气却一点都不小,和同学闹矛盾能大打出手。

每次她被老师叫到学校,都挂不住面子要被“教育”一番:

“这孩子性子有点烈,这是没出事,这以后要是闯祸了,可就是你们父母的失职。”

闺蜜深知女儿脾气倔,可奈何孩子她爸不配合。

女儿一犯错,闺蜜老公就细数孩子的“新错旧错”,一味强调父母的付出。

如此,才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变得嚣张跋扈。

那么,面对脾气倔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做呢?

我想,以暴制暴解决不了问题,父母先收起坏情绪,才能养出好脾气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不被看见的孩子,从被夸“优秀”开始,就把评价自己的权利交到了别人手中。

他们在意外界的眼光,不能好好爱自己;凡事过度追求完美,在受挫后深陷自责。

诸如此类的自我伤害,不被人理解,却是家庭教育埋下的伏笔。

我们会因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而骄傲,但更应懂得:

优秀不是目的,快乐才是意义。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才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