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1月15日,62岁的王世杰与蒋经国在会上爆发激烈争吵。当会议结束后,王世杰竟以死威胁蒋介石削弱蒋经国在台湾的权力,声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两天后,王世杰突然被免去秘书长职务,并以“蒙混舞弊,不尽职守”的罪名遭到查办。

王世杰垮台后,蒋介石随即逼死了他的好友,前来求情的吴铁城,又将王世杰志同道合的兄弟雷震关进监狱。不久后,蒋介石又在与陈诚会谈时,大骂王世杰:

“他们败坏了党国在大陆的天下,如今又想断送台湾这个反攻复国基地,用人令人疑惧!”

然而,陈诚却不以为然,他甚至邀请王世杰的支持者召开“救国会”。那么,王世杰是否像蒋介石所说的那样想要断送台湾的未来呢,他在台湾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惹得蒋介石下如此狠手呢?

从学者到主政

王世杰出生在湖北崇阳的一个书香世家。1906年,王世杰考入北洋大学,主修采矿冶金专业。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正在读书的王世杰毅然退学,连夜赶往南方,参加革命。当时,已经改组为国民党的湖北革命党人与袁世凯相互勾结,迫使王世杰退出革命事业,转而办起了经济杂志。后因二次革命的失败,对革命党缺乏信心的王世杰就漂洋过海,前往英国伦敦大学进修经济学。

在欧洲,王世杰仍旧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巴黎和会时,王世杰与旅欧同学陆续前往中国代表陆征祥的寓所,抗议签字。王世杰虽然对巴黎和会英法美等国的做法不满,可他却是一位极端的西方制度推崇者。留欧期间,王世杰撰写了大量英法制度的文章,纷纷投寄国内,名声大祚。

王世杰回国后,受蔡元培的邀请前往北大担任教授。在此期间,他与胡适一见如故,成为至交好友,并创办了号称自由、平等的经济论刊。然而,王世杰缺乏舍身成仁的勇气,除了经济、宪政外,很少触及到北洋政府的核心。即使在孙中山病逝时,王世杰也未曾提及过他的新政纲领,反而公开赞同段祺瑞的“善后主张”。他的好友周鲠生曾直言:

“当时在北京,对段祺瑞有所顾忌,有些事不得不采取灰色的态度。”

由此可见,书生气质的王世杰并非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他更像是一个“左右逢源”的学者。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周鲠生、李四光组织成立武汉大学,在实地勘察、选址规划后,南京政府聘用王世杰担任武汉大学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