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民政工作涉及民生关切,备受百姓关注,留坝县民政局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聚焦目标导向、群众路线、成果转化“三坚持”,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选准“主题”备足“功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等,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选好题”是做好调查研究“功课”的第一步,只有树立鲜明的目标导向,制定出“计划表”,绘画好“路线图”,才能开好局、起好步。局党组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县民政系统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以科室和局属单位组建了调研课题小组,立足各自业务工作实际,召开了民政系统大兴调查研究调研课题交流研讨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谋划调研上下足“绣花功夫”。为切实发挥社会救助体系整体合力,构建大救助格局,确保困难群众所有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弱”兜底保障政策应享尽享,选定以《构建“大救助”工作格局,健全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创新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近十年来民政社会救助落实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合访谈式、蹲点式等互动性较强的调查方法让对策性、前瞻性、解剖式等调研更“贴近土壤”,从而提高调查研究的精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坚持群众路线,弄准“问题”找出“答案”。调查研究要始终树牢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才能从他们身上汲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智慧和方法举措。选准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总体目标,构建共建共治工作格局。当前实施的社会救助制度包括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援助、慈善救助等多项制度,但诸多救助制度还没有专门的条例,存在管理多头,条块分割的问题。调研课题小组主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心声,群策群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深入到各镇(街道)、村(社区)入户察实情等方式,详细了解各镇(街道)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着重掌握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现实困难。在调研中立足各镇(街道)、村(社区)实际,通过深入困难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造成困难的原因及救助需求。在与各镇(街道)交流过程中,紧紧围绕救助对象心理状况调查、审批权下放、临时救助政策实施、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定期探访等具体工作及疑难问题,收集了各镇(街道)对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建议,为解决在社会救助工作中遇到的新的疑难问题提供了可行路径。在此过程中发现,一些群众对于救助政策了解不全面,还不知道自己该申请何种救助,符合何种救助条件。紧盯人民群众的“难事”“紧事”,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了然于心,从而“对症下药”化解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坚持成果转化,找准“病灶”开出“良方”。“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务实地解决实际问题,调研课题小组建立调研成果转化群众需求清单、基层资源清单和解决问题清单“三个清单”,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针对调研发现问题,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依托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室,由民政部门牵头,在原民政窗口上,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窗口,搭建“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平台。明确部门职责及分办、转办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化解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民政、医保、教体、人社、住建等部门除办理社会救助窗口转介救助外,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直接受理群众的社会救助申请。同时,依托陕西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构建与乡村振兴、残联、教体、人社、住建等部门开展信息共享机制,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逐渐转变,树立社会救助精准施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