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更是战略意义上的首要堡垒,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是物质和经济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粮食安全制度体系”。准确把握当前所面临的各种复杂形势,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粮食安全既面临传统问题约束,也将面临新挑战的关键时期。在确保粮食安全的传统问题上,主要是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涨、种粮收益持续走低,粮食产业竞争力较弱,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压力逐渐增大;粮食支持措施的市场干预程度不断加深,支持政策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国际贸易争端风险显著增加,支持政策的空间进一步收窄。这些“陈疴痼疾”的约束将会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收紧,需要持续关注。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要以“稳”字当头,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念好“地、技、人、钱”四字诀,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加强耕地建设与保护。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要坚决落实好耕地保护责任,对违法用地行为做到“零容忍”,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圈占闲置浪费耕地等行为严查严管。要持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做好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管护和质量提升工作,确保耕地面积不减、耕地质量不断提高、耕地生态有效改善,让粮食生产在“硬件”上得到更有力的支撑。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牢牢把握科技主动权,在粮食安全的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打破瓶颈制约,推动粮食生产实现高质高效高产。要加强作物抗病、抗虫、抗旱等基因技术研究,培养出适应多种环境生长的农作物,并抓好蝗虫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防治。要加大转基因玉米、大豆等研发力度,持续提高水稻、小麦等主粮作物产量。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建立现代化的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体系,提高防灾减灾科技水平。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让粮食生产在“软件”上得到不断“更新”。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压紧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保障粮油市场稳定供应,确保人民基本生活。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创新、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常态化开展种植技术、产品销售、品牌打造等培训,推动粮食生产经营向产业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要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政策支持,确保将“真金白银”真正投入到粮食生产上。加大粮食科研财政投入,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建设,鼓励支持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与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加大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社会服务组织承担农业生产性服务。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各级政府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给予适当补贴、融资贴息等扶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