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风格千变万化,其实从观赏性上来看,就分为两类:耐看和不耐看。

些人的作品乍看很美,但是经不起长时间的玩味和欣赏,比如“二田”的印刷体;而有的人的作品是越看越有味道,比如王羲之、赵孟頫等人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者的区别也是“写字”和书法艺术的区别;写字只讲求实用性,而书法艺术讲求的是丰富的变化和气韵。在这一点上,王羲之之后,就属赵孟頫最有发言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孟頫篆、隶、真、行、草五种书体无一不通,也无一不精,这跟他广泛的取法和长时间的积累是脱不开关系的,所以赵孟頫是一位典型的书法越老越精熟的书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赵孟頫的众多书法精品之中,这件行草书《昼锦堂记》是他的压轴之作。

昼锦堂记》写于赵孟頫六十七岁时,在写完这件作品两年后他便仙去了,所以我们研究赵孟頫的书法,没有比这件《昼锦堂记》更好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昼锦堂记》原文乃是北宋欧阳修所作,赵孟頫非常喜欢这件作品,一生曾多次抄录,他晚年抄录的这一件已经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孟頫一生苦学“二王”,这件作品中也的确有“二王”的圆融和秀逸之气,但他晚年又坚定地取法李北海,将“二王”的秀逸雅致和李北海的洞达、欹侧和劲挺完美融合;这让《昼锦堂记》笔笔好似刀刻一般,入木三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书坛泰斗邱振中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赵子昂用看似简单的笔法,表达出常人难以企及的神韵,而这种神韵,往往需要有一定书法基础和审美能力的人,才能领悟到!

邱振中先生所说的这种神韵,是在时间的锤炼和沉淀下自然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孟頫的这件作品就是对这句话完美的诠释。在让作品具备丰富变化性的同时,已经达到“人书俱老”化境的赵孟頫,非常注重笔画的精细和优美,在极其精细的笔画中,塑造出清雅的书卷贵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欣赏这样的作品,无疑是一种享受,它一个字就够我们学一年。作为墨迹本传世,《昼锦堂记》精细的点画,也很便于我们研究古人的用笔等技法方面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经过多方找寻,终于找到此作的原版,并采用进口微喷技术,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连细节处的牵连映带与墨色变化,都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