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这幅画的第一印象是啥?

是在丑化国人吗?也许你的想法和我上周末在中国美术馆的感受一样。当你了解它之后,带给你的是不光是震撼,还有满满的历史感和爱国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幅来自中国美术馆的典藏作品!

这是一一幅木刻版画,规格:20×15cm。

这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它是展现中国抗战最有力度的作品;

它曾经发表在美国《时代周刊》上;

《怒吼吧,中国!》是现代版画家李桦大师创作于1935年的单色木刻版画。

每幅经典作品的背后,是有它的创作背景。

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着抗战全面爆发,中国人民就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广大人民群众处在苦难之中,李桦也处在亡妻痛苦之中。1935年冬天,李桦大师创作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怒吼吧!中国》。

画中,一位并不强壮但筋骨有力的汉子,将要挣脱出来。蒙上的眼睛能让感受到他心中的怒火。他高挺的头,大张的嘴巴在怒吼,就像是中华民族在怒吼!一只手伸向触手可及的匕首,寻求解放的姿态呼之欲出。大师把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和不懈斗争的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

作品简洁却不简单,夸张又精准到位。即便普通百姓看到这件作品,依然会被打动,这是艺术的魅力之美。

“怒吼吧,中国!”这一诗句最早出自苏联诗人的同名诗作。

1924年6月22日,受邀到北京大学授课的苏联诗人特列季亚科夫在中国游历时目睹了一桩发生于中国船工与英美侵略者之间的冲突事件,他以此为题材创作了史诗,后改编成剧本《金虫号》,1926年首演于梅耶荷德剧院,后改名为《怒吼吧,中国!》。

1930年6月,中国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在广州把戏剧《怒吼吧,中国!》搬上舞台,以此抗议帝国主义杀害中国民众的罪行。

《怒吼吧,中国!》是“风靡30年代的戏剧力作”,也是一部大型的反帝斗争话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黑人作家也曾经创作了“怒吼吧,中国!”诗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 1902年2月1日--1967年5月22日,美国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是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代表作包括《黑人谈河流》、《梦乡人》、《犹太人的好衣服》、《不是没有笑的》。

该诗作于1937年,此前四年,诗人曾来过中国,并与中国的左翼作家们有过正式接触。在其为期三周的访问中,中国人民的热情友善与艰难困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怒 吼 吧,中 国!

兰斯敦·休斯 (美)

怒吼吧,中国!

怒吼吧,东方的老狮子!

喷火吧,东方的黄龙,

你不能再受欺凌。

打远古起你从来不窃取别人的东西。

站起来怒吼,中国!

你明白你需要什么!

要获得这东西

只有自己动手取!

怒吼吧,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致敬经典!

@雁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