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母亲老是喜欢跟我作对,后来,我知道她做的1个原因后很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我叫张斌,今年四十五岁了,是个独生子。

我妈在三十岁那年生下了我。父亲在我五岁那年去世,母亲没有再婚,她一个人含辛茹苦把我抚养大。我们母子俩感情很好。

我谈过恋爱,但都没有成功。

到了四十岁后,我干脆不想结婚了,决定跟母亲相伴过完下半辈子。

可能是住在一起时间太久了,我和母亲先是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产生些小矛盾。

后来越来越让人心烦的是,母亲老是无缘无故三天两头跟我吵架。好像喜欢故意跟我作对

我听有人说过:老小孩,老小孩,是说老人年纪大了,脾气像小孩一样须要哄。

起初,母亲无故发脾气时,我还放下耐心哄她。

后来,随着母亲发脾气的次数多了,我失去了耐心。

我跟母亲多次吵架,对她产生了厌倦。

在好心人的点拨下,我才知道母亲这么做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早上我出门去上班,我对吃着早餐的母亲说:“妈,我今天中午不回家吃饭。你到菜市场买鱼和包菜回家,晚上做香辣鱼和炒包菜吃。”

母亲答:“好的!”

我今天工作很顺利,任务提前完成了。想到晚上不用加班,心情很不错。

走到楼道上,想起母亲给我做的香辣鱼,我就咽口水。

走到家门口,我看见防盗门打开,就觉得奇怪。

因为母亲平时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她个人在家时会关好防盗门。如果别人敲门,她先听说话声,再从猫眼里看人脸,觉得没什么可疑。她才会把门打开。

我站在大门口,心里有些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这时,我听见身后有人上楼了。

我回头看去,发现是母亲手上拿着把大蒜,正走上楼。

我吃了一惊,问她:“妈,你刚才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关门就出去了?”

母亲有些生气:“你冤枉我!我煮好鱼后想起没有大蒜做调味品,就关好门下楼到菜市场去买!”

我听了有些害怕,叫母亲在门口等着。自己快速冲进家里,到每个房间都看了看,见没丢什么东西,屋里没藏人。

确定没什么异常后,我才放下心,叫母亲进屋。

我看了防盗门的锁,没有被撬过的痕迹,觉得奇怪极了。

我本来想去报警,但是家里没什么东西失窃,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半个月后我晚上加班,到了深夜十二点才回家。

到了家门口,发现母亲用的钥匙插在防盗门的锁孔上,就大吃一惊。

我打开门,拔下钥匙冲进家里,见母亲在房里睡得香,才放下心来。

我越想越气,忍不住将母亲从睡梦里吵醒。

母亲知道我生气的原因后,忙说:“我,我不是故意的!”

我气冲冲骂她:“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别人用你这把钥匙打开门进来,就危险了。”

母亲低头不语。

我越说越气:“电视上灭门案还少吗?你不能因为自己老糊涂了,害死你儿子。”

母亲听了这句话非常伤心:“你太过分了,我会故意害你吗?你现在翅膀硬了,是不是嫌弃我老了。你五岁那年,你爸去世了。有时你半夜生病,妈妈不会开车,那时没有出租车和网约车,我只能独自一个人带着你到医院看病。你想我一个年轻妇女大半夜带着你在无人的街上,我心里好害怕,你知道吗?特别有一次,半夜下着暴雨,我是一边哭一边带着生病的你去医院。现在我想起这件事还很难过。”

我不耐烦打断母亲的话:“过去的事还提它干什么,有意思吗?”

接着,我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骂了母亲半个多小时。

母亲先是听着,后来可能也生气了,就顶嘴:“我就是将钥匙插在门上,你能拿我怎么样?”

我被气笑了:“好,你知错不改。明天,我搬出去住。省得跟你住在一起被你害死!”

母亲气得回房坐在床上大哭。

我懒得安慰她,回自己房间休息了。

05

第二天是周末,我不加班就睡起了懒觉。

到了中午十一点钟我才起床,见母亲没在家里,我想她去买菜了。

我泡面吃了,就等着中午母亲回家,我来煮饭菜。

中午十二点过后,母亲没回家。

下午一点过后,母亲没回家。

下午三点过后,母亲还是没回家。

我有些心慌:母亲会不会生我的气,离家出走了。

我想出门去找她。

这时,传来敲门声。

我打开门看,见母亲站在门口,她的身后站着我家的对门领居刘医生。

母亲见了我,眼红了:“阿斌,我差点找不家了!多亏在外面碰见刘医生,他送我回来了!”

刘医生把我拉到旁边,小声说:“我在路上,看见你妈向出城的方向走去。我问她,她说回家做午饭。我觉得不对就带她回来了!”

刘医生表情严肃对我说:“路上,我跟你妈聊过天。据我的观察,老人家可能得了轻微的老年痴呆症了。你最好带她到医院去检查。”

我听后,想起母亲出去买菜不关门、将钥匙插在门上忘了取下,顿时恍然大悟。

我谢了刘医生。同时我觉得自己对母亲的病情,没有足够的了解和关心,心里很难过。

我想起辱骂母亲的那些话,眼睛红了,向母亲道歉:“妈,我错了,不应该这样对你!”

结束语:养老是个难题。特别是老人生了重病就更难。文中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将来母子俩的日子更不好过。条件好的家庭可以请护工或送养老院。条件不好的家庭子女过得更艰难。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照顾失能父母会受尽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