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中美开始了频繁接触,中方官员接连和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会晤,随后,又派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就任,现在又接连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连续会面。对于如此频繁的接触,外界也在推测,中美关系是否会缓和,有关中美的对话接触内容,也是外界最感兴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美国频繁和中国接触,并不是他们嘴上说的,为了缓和关系。他们的目的有很多,包括寻求接触,重新建立“护栏”,所谓“护栏”就是我可以肆意挑衅你,但你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护的是美国,而拦的是中国。其次,美国还希望借交流的平台,营造一种美国在中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氛围。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美国当前面临的巨大危机需要中国来帮忙。会晤期间,美国预计的债务违约时间逐渐逼近,但是白宫和国会一直没能达成协议。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美国两党这是搭台唱戏,无论他们怎么内斗,到时候一定还是会通过提高债务上限的提案。这么多年,剧本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衍生了一些新的剧情。近日,美国财政部把违约时间6月1日推迟到6月5号。以前是违约额度可以随意上调,现在,连违约时间都能自己随意改动。难道把“违约之日”的日期无限推迟,不讨论债务上限问题,就不存在违约的问题了吗?真正的问题在于,庞大的债务本身,而不是什么债务上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想要我们持续增持美债,以增加美债流动性,简单来说,就是借美国的钱堵上这个债务大窟窿。前不久,美国公布了3月份美债数据显示,中国增持了205亿美债,被很多人解读成“妥协”。但真实情况是,3月份美国几家银行都出问题了,短债利率飙升,此时不薅更待何时?要看就得看长期美债,现在一直都是长债到期不续,不停地减持,这么明显的趋势愣是看不到。长债置换成短债,旧债置换成新债,低利率债置换成高利率债,温水煮青蛙,这就是中国的操作,美国看在眼里,但没办法阻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美国寄希望于中美商务部的会谈,但是,从会见雷蒙多和戴琪的声明来看,一个用词是“坦诚、专业、建设性”,一个是“坦诚、务实、深入”;一个成果是,“同意建立沟通渠道,就具体经贸关切和合作事项保持和加强交流”,一个成果是,“同意继续保持交流沟通”。从这些用词和成果来看,这是各说各话,但同意下次再谈。有些人的逻辑就是,中美接触了就等于妥协了。中美作为两个大国进行接触,是很有必要的,但接触并不代表就能达成什么成果。而且一谈完,美国就宣布首批交付的毒刺导弹抵台。现在看来是,美国人提出的无理条件,中国一条也没答应,于是恼羞成怒,向台湾送毒刺。这几年几乎每次谈判之后,美国都会有挑衅动作,典型的气急败坏。而美国这样的挑衅,不可能换来中国的让步,越挑衅越没有可能。但对于美国利用台海的挑衅,中国还是得再加把劲,下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