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夏的常州夜里下起阵阵小雨,常州一院的急诊室里,神色紧张的人们来来往往。郭丽丽陪着一对年迈的老夫妻匆匆进门,年余80的老太浑身酸痛疑似二阳,儿子有急事无法陪在身边,着急无助之下,这位儿子通过微信联系上了郭丽丽

郭丽丽是一名陪诊师,也是常州最早一批做职业陪诊的人。

20:10分,郭丽丽比两位老夫妻提前10分钟赶往一院急诊室,带着老太太去做各个检查,在此期间,郭丽丽还要耐心安抚好老太太的情绪。在得知老奶奶碘过高需要进抢救室后,郭丽丽一方面通知家属做后续安排,一方面还要和老夫妻解释现在状况,在陪同老夫妻进入抢救室治疗后,凌晨1:15分,郭丽丽与家属会面,在细心交代各项事宜后才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丽丽手机所摄

近几年,常州出现了越来越多像郭丽丽这样的职业陪诊师,他们穿梭在医院之间,扮演着导游、跑腿、甚至是“临时亲人”。

我是患者的“临时亲人”

陪诊师核心的工作是陪同就诊,在整个就医流程上都为患者提供帮助,包括但不仅限于提前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引导至诊间及检查室。在陪同之外,陪诊师一般还会提供代问诊、代开药等业务。

3家医院,3个订单,是郭丽丽今天下午的工作。

不同于她头像里褐色短发,化全妆的精致形象,和她碰面时,扎着简单的马尾,里头的白发已经多到数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丽丽先是来到常州妇幼保健院,帮助一个客户拿报告、询问医生和取药,在机器里取报告后,她总是习惯多等等,害怕自己漏拿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份报告,郭丽丽都平整的摊在医院的椅子上,再蹲着用手机一个个扫描成电子版。医生嘱托的内容,她以文字的形式详细的打给客户,并写好下一次检查的时间,再得到客户确认后,郭丽丽才启程赶往下一家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医院里,客户交代郭丽丽要详细讲好自己的病情,并交代了要求:必须开好半个月的药,这让她稍稍有些为难。

于是我看见郭丽丽独自在皮肤科门口踱步、徘徊。熨烫好语言后,她才进行签到。与医生见面前,她在走廊里喃喃自语:“希望这个医生好说话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病人不到场的情况,几乎每个医生都会先确认,来的人和病人什么关系,郭丽丽习惯了开门见山的“自我介绍”:我是患者的妹妹。但当医生询问还疼不疼时,她又突然卡壳,只能说着:我再问问我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不如实告知?郭丽丽解释,她担心医生不接受他这个职业,也担心医生说,一定要家属或者本人亲自到场他才肯讲,徒增成本。

在一番交涉下,医生从最初只同意开一周的量,到后来可以开两周,郭丽丽总算是帮客户完成了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订单被安排在市一院,开药之后,郭丽丽询问客户怎么将药送至他家,出于对她的信任,客户提出先放在她那里明天再喊跑腿,但郭丽丽坚持:今日事今日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客户不着急,郭丽丽又给他出主意:跑腿需要20元,而快递次日达只要12元,客户欣然同意。

我们为什么需要陪诊师?

陪诊服务,最基础的诉求就是拿钱去节省时间和精力。操作医院里的智能设备,排队做的各项检查,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流程复杂的医院里找到看病的最佳捷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丽丽与一位宝妈的聊天记录

而陪诊师,就像是你身边的最佳“导游”,他可以在你需要时替你跑腿,规划你的时间,找到你与医生之间的“最短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进阶的诉求则是:沟通。医生与患者往往只有几分钟的见面时间,就像学生面对考试,如何在短时间里讲清楚自己的病情,对于医生判断也有很大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丽丽接触到的患者里,有怕见医生的小姑娘,也有阅读障碍需要反复强调的中年男子。帮他们沟通,与医生对话,节省两边的时间,是陪诊师另一项重要的工作。

而最深、最难触及的部分,是精神安慰。从到医院的那一刻起,针头、消毒水气味、叫号广播、突然消失的邻床,每一个细节都在撕扯病人的精神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陪诊这份工作是一次服务和交易。但在过程中,许多病人会对郭丽丽产生出感情联系。郭丽丽有时会收到客户的小费、寄来的特产,郭丽丽有时也觉得,自己的工作不仅仅只有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丽丽与客户的聊天记录

在郭丽丽的客户中,占比最大的是老人和宝妈。孩子工作繁忙,亦或是老人独居生病的情况下,他们就找到郭丽丽,为老人提供陪诊服务。“我陪诊的过程中,不仅照顾他们,还和他们聊聊天,老人就变得十分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手术后的奶奶躺在病床上推去检查,一路上,奶奶眼角泪水打转,不断地对郭丽丽说:谢谢你了,辛苦你了。在那一刻,郭丽丽意识到,自己和奶奶不再是单纯的服务关系,他们此刻更像是亲人,亦或是彼此关心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丽丽与客户的聊天记录

郭丽丽也从没想过,自己的工作还能救人一命。去年年末,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郭丽丽接到一个电话,90多岁的父亲快不行了,全常州已经配不到阿兹夫定,希望她能想想办法。她问遍老家的人,得知安徽安庆可以配到,又即刻启程,将药寄了过去,服用药物后,老人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到这里,郭丽丽特别高兴。她说:“我发自内心为她爸感到高兴,我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有成就感过。”

陪诊师工资月入过万?

郭丽丽的工资超过了大多数生活在常州的都市白领。

2022年2月,郭丽丽从招投标的工作中辞职。她认为这份工作加班又累,工资又低,还没双休。几个视频,几篇文章,让她接触到了现在这份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彼时,抖音和小红书是陪诊业务拓展很重要的接口。上面点赞过万的几条视频都在讲述这个市场多么如火如荼,一线陪诊员轻轻松松月入几万,好似挖掘了一个财富神话。郭丽丽观察了下常州其他做相关服务的人,发现陪诊这块还是一片蓝海,郭丽丽动心了。

现实却给了她一个不小的打击:做陪诊师的第一个月里,前半个月都没有单子,一个月大概只拿了2000多,不仅工资低,郭丽丽还要接受家里人的不解和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丽丽说,80%的人都撑不了头一个月便会选择离场。她是那个坚持到底的人。

第二个月开始,她的业务量便开始猛增,增加到40多单,第三个月增加到70多单,最多一次,一天她就要接13单。要知道,一天跑4-5单,就足以让同行大呼脚力惊人,极限操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丽丽描述自己最忙那段时间的感受:“以往都是病人通知我哪一天的号,我就哪一天去服务,现在反过来了,问我哪一天能塞一趟陪诊,再按照我的时间去挂号。”

从去年2月到现在,郭丽丽一共服务了全常州7、800名客户,薪资也稳定在1.5万元左右。服务的对象包括孕妇、老人、孩子,甚至还有护士、医生和从外地同行递来的订单。

陪诊师作为一个新兴职业,混杂的灰色地带,并非不存在。郭丽丽会收到患者的消息,卖不卖药,卖不卖号,甚至她自己还会接一些车辆代办的业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边界很暧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丽丽自己也希望,陪诊师行业的发展可以更加规范化和体系化。自己能有“转正”的一天。

结语

陪诊服务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根据企查查数据,我国目前现存陪诊相关企业716家,仅过去的一年里就成立了281家。在2021年和2020年,这个数字只有21和20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机构的陪诊服务价格

需求不会平白无故的出现。陪诊服务兴起的背后,是老龄化和独居青年日益增长而催生出来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2.6亿,独居青年达9500万,这其中存在不少独自看病困难的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没有需要帮助的一天?当独生子女成为社会中坚的时代,服务被不断细化,时间被不断压缩,我们仅仅是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家人在有困难时,能够有一个靠谱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