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国际童儿童,祝小朋友们节日快乐!

分享一篇赵丽宏长篇小说《童年河》中的片段,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雪弟从小在乡下的祖母家长大,突然有一天,父亲将他接到上海生活、读书。从乡村到城市,他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他要面对新环境,结交新伙伴,认识城市形形色色的人,面对许许多多新事物。雪弟幼小的心灵不断被震撼、被温暖、被启迪。在长辈、老师和伙伴的关心与帮助下,雪弟在童真和善意中完成了一次次不平凡的成长。希望读过这部作品的小读者,可以一起见证雪弟成长的甜蜜与苦涩。

在雪弟的记忆里,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一枝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河面上滑动了。船夫大声招呼雪弟坐着别动,雪弟仿佛没有听见,他站在船舱里,半个身子露在外面。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头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那只花猫,默默地站在她的脚边。阿爹拉着雪弟上船时,雪弟对着亲婆大声喊:“亲婆,我们以后会来接你的!”亲婆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站在岸上挥手。

亲婆的身影在河面上浮动着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岸上有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虽然只听见声音看不到人影,雪弟知道,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喊他。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岸边的芦苇丛太茂密,孩子们看不见河里的船,但他们跑得比船快,声音很快往前面飞过去。等到那座高高的石拱桥在河面上出现时,雪弟发现,桥上已经站满了人。孩子们挤在桥头上,一边喊雪弟的名字,一边对着河里挥手。这些孩子,以前天天和雪弟玩,雪弟叫得出每个人的名字,现在也要和他们分别了。船开到石桥前面,雪弟仰头向伙伴们挥手,那些孩子趴在石桥栏杆上俯瞰雪弟,嘴里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还没看清楚他们的脸,木船已经到了拱桥下面。船穿过桥洞,桥上的孩子们早就等在桥的另一边。雪弟回头看着桥上的孩子们,他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

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脸上一直含着微笑。老宅、亲婆、镇上的小朋友,都消失在河岸的绿荫中,雪弟闷闷不乐坐到船舱里。阿爹揉了揉了雪弟的肩膀,俯下身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绢,轻轻擦去雪弟脸上的泪痕。雪弟不愿意让阿爹看到自己流泪的样子,扭头往船舱角落里缩。阿爹用手臂挽住雪弟的肩膀,收敛了脸上的笑,表情变得有点严肃。一直笑着的阿爹,很少有这样的表情,他说话的口气也像对大人一样:

“雪弟,以前阿爹在外地,不能照顾你,阿爹心里不好过。你跟阿爹到上海去,是好事情,儿女总是应该在爹妈身边长大,你说对不对?”

雪弟点了点头。他知道阿爹是认真和自己说话,而且他说得有道理。以前镇上的孩子和雪弟开玩笑,说他没爹没娘,是个孤儿,把雪弟说急了,差点和人打架。阿爹还在继续说,每句话都说动雪弟的心:

“到上海后,你很快就要上学,要做小学生了。等学校放暑假,你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小朋友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到新鲜,感觉自己被阿爹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也向阿爹发问:

“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她担心去上海过不惯。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我们祖孙三代人,会住在一起的。”

阿爹的语气很诚恳,他一边说一边抚摩着雪弟的肩膀。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还有那些在绿荫里出没的黑色屋顶,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阅读更多精彩故事可点击下方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