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我是脆皮。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发射圆满成功。

又三名航天员,开始新的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注定是特殊的一次。

因为这三人中,有四个上太空的“老人”。

也有一位“特殊”的新鲜血液。

他是中国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

是第一位戴眼镜的航天员。

是中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

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

他31岁成为博导,发表了近20篇SCI……

他就是来自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36岁教授桂海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你感叹他牛掰的履历时,他的家世背景也随之曝光。

在这个满屏推崇、羡慕精英教育的时代。

他的故事给无数迷茫的普通人,一个坚定的答案。

谁说“寒门难出贵子”?

谁说努力没有用?

他出生在云南保山市施甸县。

这里是一个只有不到30多万人的小县城,2020年才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他的家所在的姚关镇,距离县城还有20公里。

这里,是比大多数地方都偏远的小城。

这里的人,基本世世代代都靠种地为生。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也无法提供优渥的人脉资源。

但他们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

他们努力的供养,而他也从没让人失望。

上大学前,他一直在县里求学。

这里没有顶级的教育资源,他也不是天才。

他只是从小,比其他人更加努力。

早上,第一个去教室,晚上,最晚回到宿舍。

别人玩闹时,他在背书,熄灯了,打着手电也要在被窝学习。

在大多数孩子热衷玩乐的时代,他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

或许最初,他只是觉得“他应该好好读书”。

但当2003年,杨利伟飞上太空。

那是第一次,懵懂的他真正想明白“他是为了什么,才要好好读书”。

2005年,施甸县高考理科第一名的他,第一志愿,填了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他原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但他比任何人都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梦想:航天。

面朝梦想,整个人都会充满冲劲。

大学时,他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晚离开,几乎每天泡在图书馆。

他花了9年拿到了博士学位。

3年时间,赴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

那几年,他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近20篇SCI学术论文。

他的同学,遍布世界。

而31岁的他,选择了回母校,任博士生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4年的求学生涯,让他从偏远农村走到了行业顶尖。

在大多数人的迷茫时期,因为有了梦想,他每一步都走的清晰、坚定。

2020年,他从250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4名预备载荷专家之一。

而他也是唯一一位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成功在太空科研,他接受了最严苛的体能和技能训练。

8倍重力加速度;72小时睡眠剥夺;野外生存……两年多的时间,8大类、200余项科目,他都扛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需要硬实力,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支撑。

这是一个航天员的曾经。

你以为的金手指背后,藏着的是无数个日夜,他咬着牙的坚持。

你以为的开挂背后,是他将梦想拆解,一步一步,一点点实现。

现如今他拥有的一切,都来源于他的努力和执行力。

20年前,杨利伟点亮了他的人生。

而20年后,在这个高考即将到来的日子,我不知道他会给多少学子注入勇气?

他的故事再一次的告诉了所有人:小镇做题家不是贬义。

所谓的上升通道被斩断,所谓的寒门难出贵子,都是丧气的谎言。

读书,永远是这世上普通人唯一能自控的机会。

而真正能成就一个人的,永远是他的坚持与韧性。

2

不知为何,他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那篇曾刷爆全网的论文致谢。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篇论文放到你的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文字是平淡的,却让那二十二载的艰辛,振聋发聩。

出生在四川贫困山区的他,12岁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对他不管不顾。

17岁父亲死了、婆婆走了、就连一直陪伴他们的老狗也没了。

后来,启蒙老师离世,照顾他的师母离世。

自此,家只剩下一座座坟。

穷,让他更早的为生活发愁。

他只能白天上课,晚上去抓黄鳝、钓鱼,养猪,才能维持生活。

穷,带来的是尊严上的羞辱。

破旧的衣衫、满身的泥泞、赤裸的双脚、被催缴的学费.....他的经历,每一个都足以压垮一个人的人生

他比任何人都有理由放弃,他比任何人都有理由抱怨。

但是,他也比任何人都有韧性。

苦难永远压不倒一个有韧性的人,因为他们总能绝地求生。

没钱就想办法赚,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

成长于贫瘠生活中的人,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只有读好书,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因为他的坚持,他遇到了好心人的资助。

他考入中科院,一路读到博士。

花了22年,他终于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苦尽甘来,他只剩从容,心怀感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很多人。

有“感谢贫穷”的王心仪。

有“背母上学”的刘秀祥。

有“寒门状元”庞众望。

让我们感动的,不是他们的成绩,而是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让我们记住的,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读书和努力的力量。

有人说,他们应该感谢贫穷的“激励”。

可我觉得他们真正该感谢的其实是“自己”。

感谢自己没有被苦难压倒。

感谢自己没有被贫穷禁锢。

感谢自己始终还相信,靠自己,靠读书还能改变命运。

3

为什么要写他们的故事?

因为当下,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读书无用。

小镇做题家,曾一度成为嘲讽的对象。

他们说:你凭什么觉得你的努力能超越别人三代人的积累?

他们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工人赚得多。

他们说:你努力了那么久,还是赶不上人家的起点。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躺平,选择丧气。

充满愤懑、叫喊不公,但又无能为力。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迷茫和颓废,不是能力和机遇的落后。

而是心态的破防。

狄更斯说过一句话:“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

能够让我们战胜消极情绪的,就是培养心理韧性。

你会发现,那些逆天改命的人,都是心理韧性极其强大的人。

第一是抗挫力:能迅速从逆境、失败中恢复常态。

第二是坚毅力:无论怎么碾压,都要向着长期目标,坚持不移地走下去。

第三是反脆弱力:接受无常,接受动荡,但始终保持着情绪稳定。

人生无常。

他们可能无数次走到濒临崩溃的边缘,无数次遭遇打击和“亏待”。

但即使拿着最少最可怜的筹码,也清楚的相信,一切努力都会有意义。

4

我时常在想,为什么他们的故事总是可以给人勇气?

或许不是因为太惨,也不是因为励志。

而是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我们看过贫瘠家庭的孩子逆天改命,也见过一夜暴富的富二代快速返贫。

曾经大众总用外在条件来审判一个人能不能成功。

但后来才明白,精神富足,心怀韧劲,才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品质。

只有精神富足的人,才有底气去坦然面对所有的苦难和不公。

只有心怀韧性的人,才能应对起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希望未来,不要去打击小镇做题家的积极性。

也不要去小看小镇做题家的理想和努力。

起点差距、家族累积……这是改变不了的现实。

但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最可怕的不是命运不公,而是一个人只会抱怨命运不公。

真正的圈子固化,不是存在差距,而是让一个人相信“努力无用”。

事实上,我们有很多竞争者。

但唯一的竞争者只有自己。

我相信努力总会有回报。

我相信坚持总会有变化。

不破不立,才能重生。

所以停止抱怨,停止消沉。

野草,可能出身差,但没有什么能阻止们长大。

大家好,我是脆皮, 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

部分资料来源:

中国青年报:《桂海潮事迹激励家乡学子:只要努力学习,是可以遨游太空的》

环球网:《高中同学讲述学霸桂海潮:勤奋专注是他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