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22年一整年的救市,再加上2023年社会面的全部放开,以及楼市利好政策的持续释放,楼市回暖势头显现。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第三周楼市整体成交面积同环比均上涨。

环比来看,一线城市涨102.6%,二线城市涨28.3%,三线城市涨39.9%。同比来看,一线城市同比涨幅最大,为72.4%。

虽然成交量有所上涨,但尴尬的是房价并没有出现明显变动,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买房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中国社会, 购买房屋往往被视为成年人实现经济自由、个人成长及安顿家庭的必要步骤之一。

因此,买房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人或家庭财务状况、安身立命以及个人可能的未来增值潜力, 也是一种逐渐成为刚需的行为。

买房意味着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所,可以随心所欲地装修、布置,增强了对生活空间的掌控和自信心。

同时,购房也代表着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性,能够为家庭提供一个稳定而合适的居住环境,降低租房带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由于日益严峻的租房市场压力,买房也成为更加实际的选择。

此外,对许多购房者而言,房产也代表着一种价值与投资,不少人选择购买物业希望获得资产增值。

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 不少人视购房为一种长期投资,可以通过房产获取未来的收益,并为后代留下丰富而有价值的遗产。

对于绝大部分购房者来说,202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出台了相对应的利好政策,以此来挽救房地产市场的尴尬局面。

可以看到的是在三月到四月,我国商品房交易量正大幅上涨,但房价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如今又出台的两个政策,对于购房者来说可谓是锦上添花,今年要买房的人有福了。

对于房地产企业, "三红线"是指负债率、流动性和风险抵抗能力三项指标的合格标准。

这些指标是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以评估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并防止风险积累。

三红线规定的出台会限制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使得部分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更加严苛,开发项目也将面临资金的相对不足。这种情况可能导致建设进度放缓甚至停工,从而延误交房和价格上涨。

总之,三红线政策将给房地产市场带来很多变化, 特别是一些坚持快速扩张而不顾稳健性的房地产开发商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但对购房者而言,这项规定可以提高购房时的安全感,并为购买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商品房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加成熟的市场环境。

2、房市贷款“双上限”令。

房市贷款"双上限"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发放房屋贷款时,需遵守首套房贷款利率上限和购房者负债比例上限两个指标。

一是“首套房贷款利率上限”,指商业银行对于首次购买房产的客户,其银行贷款利率不能高于同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60个基点。这意味着,如果当前LPR为3.85%,那么银行贷款利率最高为4.45%;

二是“购房者负债比例上限”,指在购房者家庭月收入确定的情况下,该家庭所有房贷月供之和及其他负债与家庭月收入之比不得超过50%。

这两项指标旨在阻止虚假房价和个人财务风险飙升,并将消费者保护纳入监管框架,防范个人和金融风险。同时,对于购房者而言,这也意味着政府在调控房市方面更加坚定,并为其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

而这一政策的出现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1. 减轻购房者的买房压力。购房者不需要承担过高的房贷利率和个人负债,提高了家庭财务稳定性,减轻了购房负担。

2. 促进房价稳健发展。双上限政策将遏制虚假房价和较高杠杆贷款的滋生,推动房价趋向合理水平和市场回归。

总之,房市贷款“双上限”令是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对于购房者来说,它能够增加其购房的安全感,同时也有利于建立公平,稳健和透明的现代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