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用玻璃行业经历了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带来的快速发展。随着日用玻璃制造行业生产基地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欧美等发达国家日用玻璃制品产能近年来呈现一定的萎缩趋势,主要发达国家及中国周边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日用玻璃制品产量逐年减少。此外,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因受原材料、技术工艺等条件的限制,还未形成相应的生产供应能力,市场需求基本上依赖进口。

随着我国日用玻璃制造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其产品的品质和档次也在不断地提升,出口规模都有较大程度的增长,我国迅速成长为世界日用玻璃生产第一大国。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出台的《日用玻璃行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产量年均增长3.4%(年均增长以“十三五”期间平均值为基数)。

目前,我国日用玻璃行业正经历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日用玻璃行业增长的内在核心驱动是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增长。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 3.03 万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 1.59 万元,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未来,日用玻璃行业仍呈现长期向好的发展势头。与发达国家相比,日用玻璃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仍偏少,我国日用玻璃平均价格仍偏低。

中国日用玻璃协会理事长孟令彦在2018 年第八届国际先进玻璃技术研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人均年消费日用玻璃量值约为 10 公斤/100 元左右,与国际发达国家 40 公斤/1,000 元左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目前生产的一只葡萄酒杯卖价十几到几十元,而欧美国家生产的同类酒杯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低端玻璃制品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但中高端玻璃制品市场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在可见的未来,高端化、轻量化、环保化将是日用玻璃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玻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多,使用频率将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