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您点击一下右上角“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小编日后会持续为您更新优质的内容哦!

文 | 文史档案局

编辑 | 文史档案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叮当,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声响,老汉停止了挖掘的动作。老汉准备翻看挖到什么,想着可别把他的新锄头弄坏了。用手随意拨开尘土,发现居然是一个蛇头。顿时,老汉身上冒出许多冷汗。

双脚顿时向后退去,没几步就跑出了刚刚挖出的地窖。跑上地面的老汉,喘了几口粗气,平复了紊乱的呼吸。又用手擦拭了额头上的冷汗,想到他最近真是倒霉,就连挖个地窖都会遇到毒蛇。

想到这里老农觉得不对,毒蛇的身子怎么会那么硬,他刚刚明明听见的是金属撞击的声音。“难道是宝贝”,老农心里想道。对宝物的狂热使他压下了内心的恐惧,舒缓了下双腿紧绷的肌肉,就返回刚刚挖掘的地方。

老汉挖到的是什么,真的是宝物吗?

01

意外的惊喜

刚听到声音的老农吓了一大跳,还以为自己新买的锄头磕在了石头上,可把他一阵心疼。在看到锄头并没有什么损伤后,老农便丢下锄头。用手慢慢拨开碎土,想要看看下面是什么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一双红色的眼睛紧紧盯着他,老农惊慌间瞄了一眼,意识到那好像是蛇。慌乱间爬上了土坑,口中大骂晦气。仔细想了想又觉得不太对,用手里的锄头翻动碎土,发现刚刚的“蛇”任由自己摆布,锄头穿过来的感觉也不像是活物。

这才又跳入土坑,用手拿起那个东西。老农刚拿到手上,就感觉到一丝沉重。“原来是根小棍子,吓我一跳”,老农心里想道。他用手擦了擦上面的浮土,这才发现这根小棍子很是精美。不仅镶嵌了多颗宝石,而且全身上下雕刻着大量的铭文。

老农越看越喜欢,想着自己应该真的挖到宝贝了。为了避免宝物被别人惦记,他急忙将这个小棍子装入口袋里。想着找机会去城里的文物店看看,兴许会有些线索。此时的老农又想到,这个棍子肯定不是单独出现在这里的,附近说不定还有宝物。

于是,老农便干劲满满的挖了起来。兴许是他的方向搞错了,忙了一天再也没有发现其他的宝贝。看着天色逐渐的暗了下来,他意识到该回去了。摸了摸衣服,感觉口袋里的东西还在,顿时失望的情绪大减。连忙收拾了一下回到了家。

回到家的老农便像是被眼前的宝贝迷住了,时刻端详着今天下午发现的东西。看着手中的宝贝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他觉得自己发财了,可以摆脱几十年的贫困了。带着这份喜悦,他计划明天赶紧出去打听一下这东西的来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老汉便来到了一家文玩店前。他也怕被人盯上,就在门口等待。看着店里没人后才敢进去,老板看着对方朴实的打扮也有些发懵。询问老汉要卖什么东西,老汉急忙将东西从怀里拿出。他小心翼翼地把包在棍子上的布一层层的摊开,将东西递给了老板。

老板看到东西后,也大为震惊,他收古玩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精美的东西。尤其是上面的铭文和宝石居然还都完好,价值更是无法估量。他急忙询问老汉文物的来历,老汉此时心里却有些发虚,只说让老板赶紧估价。

老板看着老汉吞吞吐吐的模样,心里也是打鼓,怀疑老汉东西来路不正。而且他观察发现,这东西像是刚刚出土。他虽然是通过文玩差价来挣钱的,但还是有一点是非观的,不干净的东西他不会收。

于是,老板又询问起这件东西的来历。老汉见瞒不过去,只能和盘托出。老板便劝老汉将东西上交给国家,老汉此时却想不通,凭什么他挖出来的东西要交给国家,气呼呼地带着东西走了。

02

“棍子”的来历

看着老汉的背影,老板意识到情况不妙。他立即向当地文物部门做了汇报,收到消息的文物部门也向老板仔细询问起那文物的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板想了一会后,一一将文物的细节说给文物局的同志听,文物局的同志在听到老板的描述后得出了结论。原来,老汉挖到的那个棍子,并不是棍子,而是带钩。带钩就是古时候的皮带扣。

古时候人们的服饰和现在的我们有些不同,主要是因为我们出现了文化断层,导致传统服饰逐渐没落。像这次出现的这个“丙午神钩”,就是我国古代带钩文化的象征。最初的带钩是玉质的,是原始部落的酋长彰显地位的标志。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带钩的材质也开始多样起来。由于带钩可以搭配饰品,所以带钩正式成为古代划分贵族身份的重要特征。身份越高的贵族,携带的带钩材质就越为珍贵。以和田玉带钩、金镶玉带钩、金错银带钩最具有收藏价值。

听着老板讲述的文物局同志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急忙向当地公安部门汇报,希望赶紧找到那个老汉。公安部门在得到消息后,也开始着手调查老汉身份。没多久,当地公安就将消息送来。

得到消息的文物局同志立马赶到老汉门口,看到大门紧闭,两人便开始敲击老汉的大门。听到声响的老汉急忙开门,在看到两名陌生人员后有些摸不着头脑。询问对方有什么事情,文物局的同志就先告诉了老汉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对方来自文物局,老汉意识到对方肯定是让他上交文物的。他便谎称没有看到所说的东西,在文物局同志将文玩店老板的事说出后,老汉知道事情无法隐瞒,只能咬着牙说是他挖出来的宝贝,不想上交国家。

03

不交的苦衷

老农自幼生长在农村,养成了一种朴实的价值观,就是自耕自种的乡土观念。他认为在自己的土地中发现的宝物就是自己的,别人不能染指。东西是他的,他自然有交不交、卖不卖的自由。

其次就是老农的生活确实很贫困,他从小就没有吃饱过饭,家里的兄弟姐妹也没几个活到现在。漫长的饥饿经历,让他对财富极度的渴望。就是苦于没有得到财富的机会,如果有的话,他肯定不会放弃。

还有就是文物局的行事风格太不近人情,他们只关心文物的情况,却对老农的生活困苦视而不见。这种粗暴的方式让老农甚至以为文物局是巧取豪夺,因为在老农六十多年的生命中,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揣着这种心情,老农始终对文物局有所抵触。对于文物局同志提出的捐献条款不以为意,他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态度,也希望对方能考虑一下自己的困苦。看到老农固执的模样,文物局的同志知道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只是叮嘱老农保管好文物。

老农这时也起了情绪,对文物局的同志也许下了承诺。文物局的两位同志在离开老农家中就来到了老农所在的生产队了解情况,因为他们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况且也不能只听老人一个人的声音。

带着这种想法,文物局的同志来到了生产大队。在这里他们了解到,老农的生活的确不是很容易,和老农自己讲述的情况基本一致。两位同志也转变了想法,起初他们以为老农想要侵吞文物,现在看来他也只是被生活逼迫的可怜人罢了。

当文物局的同志离开时,老农心里也泛起了嘀咕。他也对自己占有文物的行为,产生了动摇。他也怕自己违反了法律,让自己六十年来清清白白的人生,染上不干净的东西。但他也怕交出去了文物,也会秋后算账。

复杂的想法在老农脑中徘徊,让他更不知所措。他只能在家里和亲属们先沟通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他的妻子认为还是要交出去,因为这种埋在地下的东西,不干净先不说,就他们老两口这老胳膊老腿根本护不住这宝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其不知道被什么人夺走,还不如就送文物局个顺水人情,说不定还能得到奖励。但老农自从看到了文玩店老板的神情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宝贝并不简单,他不想这么轻易的放弃致富的机会。

04

反复沟通的妥协

文物局的同志也不着急,他们给老汉普及了一下文物相关的法律。告诉老汉挖到的文物所属权都是国家的,国家可以给予他适当的补偿。但老汉听到补偿心里并不开心,他觉得卖出去的价格肯定会更高。

文物局的同志在老汉思索的时候,就想先看看实物,确定下到底是什么时期的东西。老汉见状也没有推辞,就从柜子里取出了那个“丙午神钩”。文物局的同志看到立刻就被吸引了,尤其是在看到神钩背面的文字,也基本了解了这个带钩的朝代。

这个带钩应该是来自于东汉,用途是封赏王公贵族。至于丙午应该是指它铸造的时间,丙午是农历五月初五,是大恶之日,在这个时间铸造的器物都会有辟邪的功效。后面的神钩专指鸟喙人身的神明,有避兵祸、镇妖邪的作用。

听到文物局同志的话,老汉更不愿意将东西交给他们。文物局的同志知道老汉是想和他们讨价还价,也不生气。就又对老汉解释起来,他们想让老汉意识到文物不能买卖。他们也了解到老汉生活的困窘,就先和上级汇报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级部门在得知此事后,觉得应该对老汉大加褒奖。他们也想借着这次机会,宣传正确的文物观。文物是一个时间的记录者,客观记录着曾经发生的一切。它最重要的价值是客观,最适合的环境就是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一旦文物脱离了它原本的生活环境,就会扭曲、变质。就像身在大英博物馆的各国文物,它们被限制在狭小的环境中,它们被残忍的破坏分离。这只会让到馆的参观者体会到掠夺者的无耻行径,而看不出文物承载的历史气息。

经过文物局同志的反复劝说,老汉最终也不再执着于金钱补偿。老汉也意识到文物选中他,并不是让他将文物买卖,而是让他给予文物重生。更何况国家为了奖励老汉,也赠予他一辆拖拉机,他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

在众人的见证下,老汉被授予了文物先锋的荣誉称号,而“丙午神钩”也成为了国家一级文物,被吉林省博物馆珍藏。

文物的价值不在于拍卖行上,而在于本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抵制文物买卖,才能弘扬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