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话题与胶东历史区划有关,要介绍的区划名称叫作“岔里乡”,是民国时期掖县(现莱州市)所设立。(注:胶州现在有个名字相近的区划,即“里岔镇”。)

在明清两代,掖县长期实行“乡社制”。至清末,改为“区社制”。到了民国时期的1931年,又调整为“区乡制”,全县划为10个区,辖216乡、11镇、领1074个村。岔里乡就是众多乡镇当中之一,具体属第五区(区公所在朱桥)管辖。

当时的乡镇面积普遍不大,岔里乡也只管辖6个村庄,分别是大琅琊、岔里新庄、岔里吕家、岔里杨家、岔里刘家和岔里孙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岔里乡所辖村庄的位置示意,岔里孙家村现在名为卧龙村)

通过辖下村庄的名字不难推断出,“岔里乡”这个称呼应该是从那几个“岔里”村而来。但有趣的是,该乡的乡公所却并不在这些岔里村当中,而设在了唯一不带“岔里”前缀的大琅琊村。

根据地名资料的记载,“琅琊”和“岔里”都是由地形而来。其中,大琅琊村和附近的小琅琊村据说系因建村于“琅琊岭”上而得名。这座“琅琊岭”的海拔为67.9米,虽然绝对高度并不高,但在地形总体低平的掖北平原上,也挺有存在感。清代的《掖县志》就曾专门提及“琅琊岭”,称:“琅琊岭,城东北五十里。”

“琅琊”是一个很文雅的地名。参考胶东其他类似地名的情况来看,它有可能是从谐音相近的“土名”经古代文人润色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岔里”的含义,据说是形容附近“回龙岗”与“卧龙岗”两道土岭交岔的地形。在五个岔里村当中,岔里吕家、岔里杨家、岔里刘家、岔里孙家皆相传为明洪武年间由相应姓氏从四川迁来建村(确否未经详细考证),岔里新庄则建村较晚,据说为清康熙年间由杨姓从山上杨家村迁来建立。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岔里孙家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更名为“卧龙”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史志资料的记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初,掖县一度保留有“岔里乡”的区划,后来裁撤并入朱桥镇(公社),延续至今。

“岔里乡”辖下这几个村庄就在朱桥镇驻地以西不远处,烟潍公路从中间穿过。而烟潍公路是在登莱旧官道基础上修建的,也就是说,这片区域在老辈就算是交通便利之地。

这一点,从清代的《掖县志》中也可找到佐证。根据记载,清代从莱州到登州的官道上,设有一个名为“琅琊”的急递铺。这个“琅琊”,指的应该就是大小琅琊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