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球员来说,能够代表国家队出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可以说是一件相当有荣誉感的事情。很多球员奋斗一生的梦想就是能够出现在世界杯的舞台上,但是并不是所有球员都能够有这样的机会。比如中国队自从2002年以来,就连续缺席5届世界杯,直到如今都看不到打进世界杯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放眼整个亚洲,打进世界杯都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在世界杯上,亚洲球队从2002年开始,才拥有固定的4.5个名额。而基本上每次亚洲第五没什么机会参加世界杯的。从2002年到2022年这20年中,只有澳大利亚连续两次从洲际附加赛晋级世界杯,其余几次附加赛,亚洲球队在附加赛中基本都是白给。2002年的伊朗、2006年、2010年的巴林、2014年的约旦全部都倒在了附加赛上。
进入新世纪以来,其实亚洲参加世界杯的球队是很固定的,基本就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沙特、伊朗这几支球队。其中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入亚足联后)从来没有缺席过世界杯。而能从亚洲五强手中抢走世界杯晋级名额的队只有2002年的中国和2010年的朝鲜。这么看,好像中国队也不是那么一无是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非洲区,似乎每一次参加世界杯的球队都会有一些变动。从2002年至今,还没有任何一支非洲球队参加了新世纪所有的世界杯比赛。这和亚洲的韩国、日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006年世界杯甚至出现了非洲区有四支新军参加世界杯的奇景。
不少球迷朋友或许会觉得非洲区的竞争太过残酷,所以才导致了非洲球队参加世界杯的数量多,不像亚洲那样固化。竞争激烈自然是原因之一,但是还有很多因素对于非洲区世预赛产生了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第一个要背锅的是赛制,从2002年到2022年,亚洲区世预赛的赛制其实也一直在变,但是大方向上基本上没怎么变。尤其是最后一个阶段,除了2006年采取了8强赛之外。2002、2010、2014均采取的十强赛,在2018年之后扩军到了12强赛。但是无论是8强也好、10强、12强也好。基本原则都是球队会分成两个组,每组前两名进入附加赛。这种赛制有一大好处,就是最后产生的这8-12支球队实力相对差距不是那么大,基本是亚洲的一流、二流强队。因此彼此之间的比赛相对激烈,但是给强队提供的容错空间比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反观非洲区预选赛的赛制,其实给球队之间的容错空间并不大。而且赛制频繁的变换,也造成了很大的乱象。从2002年到2022年,非洲区世预赛的赛制一直在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在2002年最终阶段是25强赛,5支球队一组小组第一出线。2006年变成了30队分五组每组六队小组第一出线。到了2010年和2018年又变成了20强赛,5组一组4队。2014年和2022年更离谱,最后一阶段,直接变成了10个小组第一捉对厮杀决出5个参加世界杯的席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赛制的频繁变化,几乎没有哪个大洲比得上非洲。其他几个大洲赛制是非常稳定的,但是非洲区虽然也有使用相同赛制的时候,但是没有连续两届使用同意赛制的情况。
而决定世界杯席位归属的最后一阶段直接让10支球队捉对厮杀更是增大了赛制的不确定性。强队的容错空间变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非洲球队因为穷,很多球队踢友谊赛其实不是那么容易的。再加上非洲杯的频繁举行,如果非洲杯突然冒出一支黑马,他的世界排名就会上升的很快,在分组抽签中占据一个好档位。而很多强队却不得不提前捉对厮杀。2018年非洲区世预赛就出现了尼日利亚、赞比亚、喀麦隆、阿尔及利亚这样的超级死亡小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加上非洲球队战术纪律性不强,有时候踢疯了谁也拦不住,有时候踢得差就会一泻千里,也导致了非洲区预选赛经常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赛果。
而亚洲区球队中,日、韩、澳对于足球的投入一直相对稳定。而且球队也源源不断的出人才。而亚洲的其他球队,比如伊拉克多年来主场都很难确定,球队打起主客场制的比赛,到后半程很容易崩盘。而阿联酋规划比较多,球队缺乏凝聚力。乌兹别克实力倒是有,但是关键时刻,球队心态总是不太好,差一口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世界杯的扩军,或许亚洲区参加世界杯的球队会变得多起来,毕竟亚洲一流球队比较稳定,但是二流球队之间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你觉得非洲区参赛球队比亚洲区多,是因为赛制还是因为竞争激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