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 者丨梁信

编 辑丨洪晓文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人类之所以想要一个家,想要一个温暖或者舒适的地方,首先是为了获得身体的温暖,然后是情感的温暖。”

对于一座承载着千千万万人日常生活的城市而言,城市中古今交错、高低有致的建筑早已超越了“容身之所”的概念,而更多地凝聚了人类精神内容的表达以及对美的不懈追求。

在Peter Schubert看来,建筑美学与城市化进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传统中国建筑上灵动探出的飞檐翘角,是为庄严建筑添上的轻盈羽翼,隐藏着古人对苍穹的探索与向往;现代主义风潮大行其道之时,几何感强烈的极简建筑又成为了适应工业化社会的特征;而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和个性飞扬的奇特建筑走过“潮起潮落”之后,在城市建筑由增量发展进入到存量更新的当下,人们理想中的城市空间从规模化向着品质化进发。

Peter说,如今的人们已不再向往“前所未见”或者“惊喜连连”的建筑设计,他们更愿意看到那些做工更为精美细腻,甚至是带点熟悉感的设计。“这种熟悉不是仿古或者泥古,而是不拘于古典或现代的建筑特点,从经典的东西里生出新的启发,对熟悉的主题提出新观点。我把目前我们所处的建筑设计时期,称为‘精致阶段(a state of refinement)’。”

Peter Schubert是美国建筑师协会理事,也是建筑设计事务所ennead的设计合伙人。他曾历任国际知名建筑师事务所Hiller/RMJM北美地区设计总监和KPF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合伙人,在世界范围内主持过众多重点建筑实践项目,其作品也曾多次获得美国国家级的奖项。近日,他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独家专访,分享了他眼中的建筑设计行业可以如何拓宽城市更新的新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图

网红建筑或非坏事

Peter求学时期研究过的那些偶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密斯·凡·德·罗、路易斯·康,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建筑设计师。但Peter说:“虽然我们今天的很多建筑设计理念仍在向这些前辈学习,但从某个层面上讲,我们已经超越了那个年代的大师,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原创’——我们在前人的智慧中汲取思想,并改进了他们的理念,将其打磨得更加丰富和成熟。”

放眼当代的许多建筑,现在身处“精致阶段”的建筑设计后来者们,正不断尝试用创新的形式将大师们的经典“转译”为适应当下需要的建筑语言。谈起自己拜访“曲线女王”Zaha Hadid的作品“海达尔·阿利耶夫中心”,Peter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形容她的设计“美得惊为天人”。这座文化中心外观用了大量跌宕起伏而又弯曲柔美的线条勾勒出墙体,流畅的外形与玻璃墙和白瓷砖共同造就了尽显时髦和现代感的地标建筑。Peter赞叹道:“我突然意识到,早在十多年前,Zaha的建筑语言在技术上和可建造性上就已经十分超前和出众了。”

在流量至上的社交媒体时代,与专业人士欣赏大师之作相对的,是有许多年轻人为层出不穷的“网红建筑”捧场。这些网红建筑不一定出自大师之手,但在社交平台的传播作用下,短时间内就造成了较大的声浪,例如此前火热一时的阿那亚“最孤独图书馆”以及纽约哈德逊城市广场新地标Vessel等。网红建筑的出现,使得打卡和拍照成为了现代人使用建筑的又一日常方式。

有趣的是,虽然不少人觉得网红建筑“没有什么价值”,认为“凑热闹”的打卡拍照不过是外行人的跟风行为,但在Peter看来,他更乐于把年轻人主动在社交平台上晒漂亮建筑的做法,理解为一次共同探讨建筑美学的契机。

他说:“(制造网红建筑)事实上与打造一个令人难忘的建筑空间有关。就像我们在深圳做的抖音集团后海中心项目,通过‘模糊’掉生硬的楼层间隔,把展览厅、会议空间、咖啡厅等功能分区融合到了一起。当人们走进一个交织着丰富多彩活动的建筑,当人们穿过一个又一个异彩纷呈的空间,他们总有机会停下脚步静静遐想和感受建筑之美。这些瞬间对他们而言就是值得拍照分享的美好时刻。”

若仅是停留在喜欢外观表面的美,这样的情感无疑是单薄而转瞬即逝的。Peter继续补充道:“在感受过最初的心动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这座建筑使用了什么创新材料和设计手法所以让我感到心动?这座建筑对社会而言有着哪些重要的意义?它还可以为其所在社区和未来几代人的福祉做出怎样的贡献?未来,随着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也将会反作用于建筑师,进而提高建筑设计师们的水准。”

只有深入建筑设计的课题,试着发掘建筑走红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开启新兴事物和恒久价值之间的美学对话。

关注和体悟人的体验

Peter坦言,在中国做过多个建筑项目后,他不由自主地被中国城市丰富多样的建筑肌理吸引。有时候,在一幢两三层高的矮房子旁边,可能伫立着一幢摩天大厦;在一栋崭新的商厦背后,可能隐藏着一间上百年历史的名人故居。他说:“这些高低新旧交错的层次感和差异感,总能给漫步在城市里的人无穷的惊喜。”

但他也指出,在过去的20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各种摩天大楼和地标建筑在世界各地的城市空间里遍地开花,人们似乎陷入到了一种过分强调“建筑物个体性”的建筑浪潮之中。随着单一、独栋式、超高层建筑不断地定义着城市天际线,人们似乎忽视了建筑之外的“公共空间”其实同样大有可为。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议题的建筑师,相比于做出奇特惹眼的超高层建筑,Peter更志在关注和体悟人在公共空间的体验。公共空间是高密度城市中承载市民文化交流及休闲活动需求的一方广阔天地,也是居住其中的人的情之所系。

Peter表示,在古代园林等许多中国历史建筑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人对公共空间的设计相当重视。而如今,这份心意却似乎渐渐成为了一门“失传的艺术”。

反观Peter的作品,他对公共空间的关注“长期在线”。以位于上海桃浦的“智创TOP产城综合体A区”项目为例:一系列连续的线性建筑围合中央绿地空间,形成了一片富有亲密氛围感的“城市客厅”;坐落于园区各个绿地中心的个体建筑群形成了一个个区域焦点;多个小型景观与下沉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一片清新舒适的公共空间。除此之外,整个项目的设计与周边街道、地区与城市大环境积极融合,还有覆盖室内外空间的联合路网,营造出慢行友好的城市体验。Peter对记者说:“建筑师有时需要把自己的自负暂时放在一边。现在,是时候要深入了解我们的建筑与邻近空间之间的互为关系了。”

科技与建筑设计的碰杯

前几年风风火火的“元宇宙+建筑”概念曾引起无数人的遐想,但在过去的两三年,这份热情却似乎被搁置一旁。对于这种落差,Peter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虚拟世界和元宇宙无法提供人们需要的真实体验。他说:“尽管AR、VR等设备能给我们在虚拟世界提供尽可能逼真的视听感受,但是心理上的沉浸式体验依然无法代替物理意义上的真实。未来,元宇宙很可能会为自己找到新的市场定位。”

而对于目前仍在风头浪尖上的人工智能技术,Peter表示他在过去的几个月一直在尝试研究如何让人工智能与建筑设计更好地结合起来。“我对人工智能持有乐观的态度,它可以帮助建筑师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上的设计个案,也更便捷地带来创新的设计想法。坦率地说,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并非每个环节都需要人们发挥创意,还有许多重复性的工作若能通过人工智能来完成将会更加便捷。”

同时他也清晰地认识到:“但人工智能的定位必须是一款工具。作为建筑师的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并正确地用好这款工具,同时也要保持好自己的创造力。希望人工智能可以早日将我们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投身创意创作之中。”

SFC

本期编辑 刘巷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