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是不起眼的读书人,却凭借着一身的智慧担起了守城重任,让燕王朱棣险些命丧于铁门之下,被百姓赋予了“城神”的称号。那么他和朱棣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身为文弱书生的铁铉是如何让久经沙场的朱棣吃尽了苦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文继位,是为建文帝。在他刚一登基便采取了一系列削藩措施。于是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于1399年起兵造反,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最终经过四年的战争,朱棣篡位成功,成为了明朝第三位皇帝。

朱棣虽然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是他在此期间险些命丧于一个名叫铁铉的读书人手里。对于一向善战的朱棣来说,堪称奇耻大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铉是今天的河南邓州人。因为熟读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朝廷重用。早年受到朱元璋的器重,朱允文继位后将其任命为山东参政。同年,建文帝下命李景隆作为主将,率领50万大军讨伐朱棣。铁铉作为后勤官员,负责督运粮草。然而李景隆太不争汽,在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居然兵败白沟河,只能带领溃兵退至济南城。可朱棣兵马却是越打越勇,一路追击。此时的铁铉正在外地为李景隆运输粮草。他作为一个补给官,前线作战跟他并无太大关系。他更不会因为李景隆战败而担负责任。

但是当他得知济南陷入危机以后,便立刻起身前往支援,并在沿途收拢那些被打散的士兵。当时有士兵询问铁铉,身为武将的李景隆都被打得丢盔弃甲,以一个文官又如何抵挡朱棣的骁勇骑兵?铁铉却说,作为在山东任职的朝廷命官,怎能任由燕贼妄为?如今济南有难,誓要拼死守卫。身为文官,却能如此铁骨铮铮!如果铁铉投奔了朱棣,一定会有不错的前途。可是朱元璋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只认老朱钦定的继承人。而朱棣在他眼中只是一个乱臣贼子。

也许会有人认为铁铉再有骨气,也终归是个文弱书生,面对常年征战的朱棣又能有何作为?但和其他文官不同,他并非只会纸上谈兵。他将在不久之后让朱棣吃尽苦头。

燕王朱棣之前在白沟河获胜后,一路南下,所过之处的州郡望风而降。有个叫高巍的朝廷官员不愿与其为伍,与正在赶路的铁铉途中相遇。两人确认眼神后,便迈着坚定的步伐踏上了守卫济南的征程。可尴尬的是,当他们到达济南以后,才知道李景隆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经询问得知,李景隆退至济南城后,准备用剩下的10万兵马与正在追来的朱棣再战一场。结果刚一开战,李景隆便抛下大部队离开了济南,10万兵马损失惨重。此时正在守城的盛庸是被李景隆埋没的将领。他将和铁铉共同创造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原本以为可以顺利拿下济南城,却没想到铁铉紧闭城门。史书中有个“燕王善谋”的说法。朱棣在以往的战斗中常以谋略偷袭为主。但这次面对全是残兵的济南,之前又击败了李景隆的大军,正是士气高涨之际,便决定来一次正面出击。结果铁铉和盛庸通过坚定的信念和得当的防守策略,多次打退了朱棣的进攻。朱棣三个月的猛攻不仅没有收获,还消耗了大量兵马,只能下令暂停进攻。

历史上有很多战士是通过地形优势而取胜的。于是朱棣对周围进行勘查,最终准备决堤放水,冲垮济南。铁铉在危难之际想出了一条诈降计策。先是将计就计,让守城士兵在城墙上嚎啕大哭,制造全城恐慌的情景;然后又派人去往朱棣军营,假装投降后再诱骑入城。朱棣果然信以为真。古代的城墙是很长的,通过城门要走十几米的距离。铁铉则利用这一点,在过道中间的顶部安装了一道铁门。只要朱棣刚一通过,就立刻放下,将其困在城内。朱棣原本已经信以为真,此法必然可行。但是铁门下落的时间略微过早,恰巧砸到了战马的头部。朱棣被摔到了铁门之外。这才保住小命。

经此一劫,回到军营的朱棣恨透了铁铉,决定直接用火炮炸毁济南城。正当朱棣准备下令开炮的时候,铁铉又出了一个损招。眼前的一幕惊掉了朱棣的下巴,城墙上居然挂起了朱元璋的画像,旁边还竖立着多道木牌,上面统一写着大明太祖朱元璋神牌。朱棣为何会忌惮这一举动?因为他起兵造反的理由是打着为朱元璋继承人朱允炆“清君侧”的借口。但此时若是炮轰了朱元璋的牌位,除了会留下对老爹大不敬的骂名,还违背了清君侧的理由,公然承认了自己是个起兵谋反的乱臣贼子。朱棣面对铁铉的损招也是无可奈何,便准备撤兵回营。

可更让他意外的是,铁铉和盛庸居然还有后手。他们在朱棣部队刚一转头撤军时,突然带兵冲出了济南城。朱棣根本没料到对方会主动出击,被打得措手不及。而铁铉和盛庸也确实够狠,直接把朱棣追出了几百里以外,还顺手收复了德州。铁铉自此有了“城神”的称号。

济南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让南京朝廷重拾了自信,无疑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建文帝也终于做出了一次正确的任命,任命铁铉为兵部尚书,盛庸接替了李景隆的统帅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