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3日,毕节织金县马场镇布底小学的6名教师,在当地凹河河滩捡鹅卵石,上游引子渡水电站放水,导致河水水位上涨,其中两名教师溺亡。

事情发生后,有媒体前去采访,遭遇当地公安监视殴打。

殴打记者,这是什么样的国家才有的现象,殴打记者只会给人感觉这个国家愚昧、封闭、蛮横,如果公安和政府官员涉及其中,则更是社会的悲伤。

记者被政府官员指使殴打,其影响恶劣,给整个公务员队伍抹黑,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官员不被监督,蛮横无理,官大就意味着“藐杀一切”。

不过,记者被打,无意中透露,我们的记者队伍,还是有记者都能做到守护自己的良知和职业道德,他们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当下,他们挑选坚守,还是值得我们敬重。

普利策说:“如果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

新媒体的出现,让很多人觉得记者的作用已经无足轻重,自媒体就可以取代记者及时报道真相,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自媒体报道往往只是浮光掠影,由于专业的关系,很少有专业深度的报告。

我们专业的记者,给我们社会做出的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

2003年,《南方都市报》以一篇孙志刚因没有“暂住证”最终被送至收容站后遭毒打致死的报道,促使收容遣送制度废止。

2005年《河南商报》的《一案两凶,谁是真凶》,重启尘封十多年的聂树斌案。

2008年,《东方早报》的《甘肃十四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的文章,让奶粉行业的黑幕被揭开,幸免了多少“大头娃娃”。

其实,中国很多重大事件也都有记者的身影,如传销组织危害的发觉,现代砖厂的“包身工”等等。

这些深度新闻,除了专业记者,自媒体记者很难做到。

贵州毕节殴打记者一事,也改变了大家对记者固有印象:好像记者就是跟在领导后面,扛个摄像机,然后在摄像机前面给领导高举提示词的印象。

贵州毕节殴打记者的事情,好像要“翻篇”,对当事人的处理太轻太软,起不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这样“草草收场”,比倒闭1000家晚报晨报更让人心寒。

毕节殴打记者的事情过去了,说不定某个地方殴打记者还会浮出水面,治病没有救人,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其实就是纵容。

过去有“老九不要走”,现在我们应该说:“好记者,请留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