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改工程”究竟是为了什么,利民好事反成痛。

这些年来,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对上级的每一项决定都做了很好的贯彻,然而在农村,却经常会出现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最近央视关于湖南桂东,农村厕所被改造得像个摆设一样的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难想象,这种对农民有利的基本工作,竟然还敢公然作假。他们是如何通过审批的?

这些补助的钱都去哪了?什么部门,什么人,敢这么不把党纪国法放在眼里?对于这样的问题,民众应该是希望得到答案的。

央视对此事件的报道,反映出我县公厕改建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质量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并加以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健全的验收系统

有报道称,目前对农村公厕的检测标准并不严格,且仅注重外表,而忽略了内在。有的工程在验收时,还出现了提前签字通过的情况。由于对验收体系的不严格,造成了很多问题,从而影响到改建的效果与质量。为此,必须加强对高校教师考核的监管与执行,以保证高校教师考核的公正性与严肃性。

已经完工了五六年的化粪池,却空空如也。2017年,随着地方政府的要求,宋淑成,宋倾成,宋欧城,宋任成等4户家庭,都申请了农村公厕的改造。但是,村子里却只是给这四个家庭修建了一个化粪池和一些下水道。18厘米的墙壁,只需要打通6厘米,然后在上面放上一根管道,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随后走访了桂东县的几个乡镇,发现在改厕所方面,各种问题都有,而且层出不穷。

有些化粪池被新修的村道堵住了,有些化粪池破损漏水,有些化粪池的高度甚至超过了地基,有些在外面装水管,但没有打洞,还有一些20多年没住人的房子,也被村里人装上了化粪池。更可笑的是,77岁高龄的宋桂成,卫生间的工作人员竟然将卫生间的水管连到了厨房的里。

记者:这个化粪池什么时候修好的?

乡民:“四五年了,从来没有用过一次,现在还在用老的。”

“为什么不管用?”

村民道:“等村子里的人都会在池塘里盖一个,你自己挖吧,他们会用红砖盖上,然后给你粉刷。”

记者:“你不是已经把管道接回家了吗?”

村民:“不,只有这一座,其他什么都没建。”

不说时间久,就是那些改厕用具的品质,都令人生疑。厕所改造是一项需要完善的系统,科学的设置和及时的管理。既然不能用,那就只能用以前的厕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叫宋淑成的村民对记者说,他们来过很多次,但每一次,他们都只是检查化粪池的情况,并没有进入其中查看有没有接上水管,有没有用。都是走个过场。

改厕所已经完工,只差一户人家的签名。可是,每一个人,都会在第一时间签字。也有人说,这房子是他们村子里盖的,肯定能过。无论有没有效果,有没有达到标准。

央视的公告一出,桂东县立刻开始了调查,对工作不够细致,不够严格,标准不够高的地方,进行了彻底的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