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覃在昨天写了《彭雪枫牺牲60周年,张爱萍妻告诉儿子:你爹和彭雪枫关系不一般》一文,文中讲到:1940年4月,接任了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看好皖东北的战略地位,向毛主席建议调华北八路军三个以上主力团到皖东北,然后向东发展,挺进苏北,进而与陈毅、粟裕的部队形成南北遥相呼应之势。

毛主席认可了该方案,命令黄克诚率领八路军三四四旅和新二旅共一万两千人开赴华中。

黄克诚经过豫皖苏首府新兴集时,禁不住彭雪枫的劝说,留下五千人给彭雪枫,自己带领七千人进入皖东北,

全靠一己之力开辟皖东北根据地的张爱萍,旋即将自己的部队编入黄克诚的队伍,改番号为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和黄克诚一同挥师东征。

就是这次东征,张爱萍邂逅了他一生中的至爱——李又兰。

关于张爱萍和李又兰的爱情故事,老覃在多年前写过《开国上将有军中才子、马上诗人之称,获名媛垂青,战地烽烟也妩媚》一文,做过详实的讲述。

李又兰身出名门,风华绝代,其父亲是爱国实业家李善祥,家财万贯,富甲一方。李又兰感怀时世,关心国家命运,放弃了养尊处优的富家女生活,毅然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

“八一三”日本鬼子攻打上海,李又兰和李氏家族里的许多年轻人,以及她的同学,都加入了抗日队伍,进了浙江青年战时训导团,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

很快,他们发现国民党抗日并不积极,就相约逃离投奔延安。

他们逃出了军营,来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一口一句说要“去延安”。

当天,接待他们的人是当时已经名垂宇内的周恩来。

周恩来用他极具说服力的语调说:“八路军是哥哥,新四军是弟弟,弟弟正在发育长身体的时候,极度需要你们,你们还是去皖南吧。”

这样,在周恩来的安排下,他们转往皖南,参加了新四军。

老覃在另一篇介绍项英的文章中提到,新四军中,最大的英雄人物莫过于叶挺和项英两位。

项英的原配妻子张亮因为与中共第二代领袖瞿秋白一同被捕入狱,不久,瞿秋白被害,张亮被捕后数年虽然得出,但很多情况当时无法查清,项英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不适合和张亮一起生活。

自古英雄爱美人。

1940年11月,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和年轻漂亮的李又兰走进了婚姻殿堂。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两个月之后,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了,李又兰一下子成了寡妇!

在这个背景下,张爱萍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又兰晚年给儿子张胜讲述自己和张爱萍相识的过程。

她直言不讳地说:“第一眼见到就喜欢他了。”

她没有理会儿子好奇的眼光,继续说:“我没能参加入八路军,心中总是在想象八路军的模样,听说是八路军过来了,就赶紧放下手头的活,跑去看。”

那天,她挤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到了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黄克诚和张爱萍等人。

她的语气略含娇羞地说:

“一看就是标准的军人。骑着高头大马,军装洗得都灰白了,风纪扣严严的,腰上别着手枪,绑腿打得整整齐齐,一个个可神气啦!他们看见了欢迎的群众,齐刷刷地翻身下马,向我们行军礼,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李又兰通过向别人打听,听说黄克诚和张爱萍等人是从延安过来的,参加过长征,她当时就想:“嗯,我心目中的红军就该是这样子的。”

张胜根据父母的回忆,后来写出了《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一书,他在书中是这样描写自己父母的爱情的:“苏北的土地是贫瘠的,但风光却是旖旎秀美的……”

和李又兰一样,张爱萍之前也有过一场婚姻,女方是曾当过周恩来秘书的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杨纯,一个丽达式的女英雄。

张爱萍为什么和杨纯分开,张爱萍本人一直闭口不言。

黄克诚的夫人唐棣华是杨纯的密友,她后来写过《一个女兵眼中的黄克诚将军》,书中记述有杨纯本人的解释。

杨纯说“因为我还没有学会为他做出牺牲。”

李又兰是个肯于为爱情做牺牲的人。

她爱上了张爱萍后,就爱上了张爱萍所爱的一切,无怨无悔,至死不渝。

张爱萍的原名中张端绪,他走上革命的道路后,改名“爱萍”,意为爱上了青萍剑。

在经略苏北的时间里,他更是直言:“我就是一把剑,青萍剑。”

因为这个,李又兰认为他的个性和黄克诚完全两个样。

她对张胜说:“你父亲的锋芒太露了,黄老却是处事缜密,深谋远虑,老成持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萍和黄克诚早就相识了。

长征途中,他们都在红三军团,是彭老总手下。黄克诚是四师政委,张爱萍是师政治部主任。土城战斗后,红三军团在扎西改编,黄是红十团政委,张爱萍是红十一团政委。

老覃在前些天写的《1957年,粟裕委屈得直掉泪,张爱萍说:别这么没出息,找他当面谈》一文中,还写到了第二次打下遵义后的老鸦山之战,张爱萍因为向黄克诚求援不成,后来在鸭溪会议上向彭德怀告状,导致黄克诚被撤职查办的事。

黄克诚雍容大度,并没有因为这事而影响到与张爱萍的友情。

张爱萍后来感慨地说:“彭老总的作风正派,红三军团的将领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他的影响,有话直说,坚持真理,作风也就正派。”

在苏北,黄克诚是三师的师长兼政委,张爱萍为三师副师长,两人俨然是苏北根据地党政军的第一、第二把手。

但是,李又兰在向儿子张胜追述昔年往事时,却有些遗憾地说:

“把你爸爸和黄老安排在一起,是不是有别的考虑就不知道了,他们之间,不是太和谐的。”

张胜大为诧异,惊问道:“此话从何说起?”

李又兰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老花眼镜,说:“黄老偏重于稳健,而你爸事事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意,又不讲究方法,是很不容易相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黄克诚和张爱萍工作上的差别,当时在苏北三师师部工作的扬帆曾写诗描画黄克诚,为“推食解衣空恋旧,慰海勤勤未敢忘”,而对张爱萍的描写却是:“狂人介士尽云从,年少将军气度宏”。两人之间的差别乃是一目了然。

张爱萍本人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当上三师的副师长的。

黄克诚后来在《黄克诚自述》一书中写坦承,他觉得他的性格偏于谨慎,对战机的选择不够果断,因此提议把有冲劲、决断能力强的张爱萍调到三师给他当副师长。

就这样,性格差异巨大的两个人组合到了一起,而从接下来发生的事来看,他们却成为了一对1+1远大于2的黄金搭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