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央召开劳模大会,李开文成为粮食系统代表,去北京领奖。
大会当天,李开文站在领奖台上,接过周总理颁发的奖章。
见到李开文后,周总理一脸激动,转身向毛主席喊话:
“毛主席,您快看这是谁!”
毛主席闻讯后,立马起身远望。
“呦!咱们的老班长回来啦!”
毛主席走上领奖台,与李开文深情握手。
李开文:红军元老,跟随红军走完长征路,立下汗马功劳。
李开文本是担架队队长,偶尔上战场打两枪。
但因为一次爆炸,他受了重伤,身体大不如前,被安排到炊事班当班长,负责毛主席饮食。
在这一时期,李开文真切感觉到,毛主席有多么伟大。
有一次,其他首长的晚饭被人端走了,只有毛主席的还留在厨房。
见此,李开文以为工作人员疏忽,把毛主席漏下了,亲自给毛主席端去。
毛主席办公室,李开文敲门而入,看到伟人坐在桌前,挑灯工作,一丝不苟。
“毛主席,您先吃饭吧。”
“李班长,看来你不知道:我这个人喜欢通宵工作,吃得比较晚。
你把饭放这儿吧,下次我自己来。”
听完这话,李开文两眼一红,被毛主席的工作精神感动。
李开文刚要走,毛主席叫住了他:
“李班长,大冬天的,你这衣服咋这么薄?”
“厚的给伤兵了。我体格好,不需要。”
“原来是这样。
李班长,请你把我的棉衣收下。”
李开文赶紧推辞,说什么也不要毛主席的棉衣。
见此,毛主席好意劝他:
“李班长,你不要有心理包袱。
我不是皇帝老儿,是一名共产党人。
如果士兵挨饿受冻,我算什么领袖…”
听完这话,李开文潸然泪下,接过毛主席的棉衣。
这件事,让李开文切实体会到毛主席的伟大:忘我工作、人民领袖。
建国后,中央决定让李开文去天津,当制糖厂厂长。
在当时,制糖厂可是个肥差,工作舒适又容易晋升。
按理说,这样一份肥差,许多人抢破头皮都想要,李开文接到任命后,应该高兴才对。
不料,李开文不但没高兴,反而再三推辞。
“我年纪大了,请中央派别人去吧。”
毛主席知道此事后,连连夸赞:
“李开文不计较个人荣辱,以大局为重,真是位好同志!”
婉拒制糖厂厂长后,中央决定让李开文回老家,担任副县长。
不曾想,李开文又一次拒绝任命:
“我文化少,岁数大,当不了副县长。”
几番推辞后,李开文就是不当副县长,中央拿他没有办法,只能取消任命。
无奈之下,中央任命他为粮食站站长。这一次,李开文不再推脱,欣然接受。
“粮食站好!我是农民出身,搞粮食最在行!”
要知道,和李开文同一时期参加革命的人,有许多被封为将军。
李开文当一个粮食站站长,可以说相当屈才。
到任粮食站后,李开文刻苦工作,勤奋努力,在他带领下,干出一番成绩。
由于工作努力,李开文在1956年,被选为全国劳模,上北京领奖。
在这里,他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毛主席。
“真厉害啊老班长!多年不见,你成全国劳模啦!”
领奖台上,李开文握住毛主席伸来的手,热泪滚滚。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