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电视剧潜伏当中主人公余则成的原型之一。
  • 也是中共在台湾最高级别的潜伏者。
    更是一把扎在国民党心脏位置的尖刀……

吴石的前半生,可谓是“年少得志”。

17岁时,他就与同乡吴仲禧一同加入了福建北伐学生军,参加“辛亥革命”,之后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求学,逢考必是第一,连同期的同学“小诸葛”白崇禧都要略逊色一筹。

之后,他又留学日本,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留学归来后的吴石,受到了国民党的器重,并进入国民党陆军大学任教多年,钻研军事和兵法,国民党内的许多高级将领都出自他的门下。

不论是蒋介石还是白崇禧,虽然给吴石礼遇颇高,却从不让他带兵。

而吴石也早已对腐朽的国民党失望透顶。

并从1947年开始,就已经暗中多次为共产党传递过绝密情报。

1948年春夏之间,吴石通过同乡吴仲禧的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随着解放全国中的倒计时,吴石在整个国共决战的隐蔽战线中,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渡江战役前夕,吴石屡次冒着生命和暴露的风险,频繁乘坐长达七八个小时的夜间火车,往返南京与上海之间,亲自传递情报。

1949年3月,他再次将一份精确到团一级的国民党军队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送到了上海地下党手中。

随后,这一份珍贵部署图辗转到了即将开始渡江战役的第三野战军手中。

后来证明,正是这一份决定性的情报,让解放军的红旗顺利插上了南京“总统府”。

随着国民党长江防线的崩溃,老蒋在大陆的经营已经风雨飘摇,吴石也在此时被调到福建,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与此同时,一个来自中共华东局的新任务也传递到了他的手上,该任务是:

解放福建。

福建是距离台湾最近的省,若要守卫台湾,就要拱戍福建。

吴石和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石和家人

为此,蒋介石在福建屯兵27万,甚至专门从台湾飞抵福州,亲自部署福建的战事。

时任国防部厦门指挥所主任的汤恩伯和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都在机场接驾,其中也包括吴石。

随后,蒋介石对福建的防务、军队调整已经工事修筑也做了部署,要求众将士要与解放军殊死决战。

此时的国民党部队早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是畏共如虎也不夸张。

针对这一点,吴石对于解放福建采取的策略是:攻心为上。

若要瓦解福建守军的抵抗意志,还是要从朱绍良这个“一把手”开始。

于是,他找到自己这个顶头上司,语重心长地说:固若金汤的上海,尚且守不了半个月,如今我党在大陆已经没有了转圜余地,况且福建此地,东南两面都是江海,北面又是大山,一民(朱绍良的字)在此用兵,布的是背水之阵,若不能胜,还能往哪里退却呢?

面对下级的这盆冷水,朱绍良沉默了半天,最终长叹了一声,说:国家成败,亡于定数,非人力所能挽回,我一个小小的公署主任,又能做什么呢?

这之后,朱绍良便不再用心守城,对于福建的防御工事更是几乎没怎么动,而面对蒋介石的军令,他是能拖就拖,能敷衍就敷衍。

第六兵团司令李延年则更为悲观,整日泡在官邸抽鸦片、搓麻将,只等着解放军来“解放”自己的那天到来。

而在此期间,吴石却没有闲下来,他屡屡奔走于各处据点,将国民党的部署摸了个遍,并通过谍报人员传了出去,这些情报最终帮助我党顺利解放了福建,并大大降低了伤亡。

1949年8月16日,解放军的先头部队逼近了福州城下。

负责守城的主帅朱绍良和李延年几乎没有丝毫耽误,马上坐上飞机,逃向了台湾。

第二天,在黎明的晨光中,国民党福建省政府被解放军占领,福州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解放。

成千上万的百姓走上街头,欢呼雀跃地迎接解放军进城。

与此同时,吴石也收到了老蒋的亲自任命,命他即可飞抵台湾,担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

这时候,摆在吴石跟前的堪称通天大道。

他完全没必要冒险,去台湾,毕竟等待他的也可能是鸿门宴。

此外,我党当时也非常担心他的安全,建议他留下来。

福建已经获得解放,再加上过去传递的众多情报,可以想见,若是战后论功行赏,吴石一定能够获得高位。

但吴石的目光却一直盯着台湾的方向。

再坚持一下,最后一下,解放台湾,堂堂正正地回家!

面对我党的挽留,他说:

我的决心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现在既然还有机会,我个人的危险又算得了什么呢?

请组织批准我潜伏到台湾,配合组织,完成最后的胜利!

1949年,中国大陆风起云涌。

携三大战役的胜势,毛主席与朱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随着10月新中国的建立,解放军也在东南沿海,向金门群岛展开了全面攻势。

目标——直指台湾。

但这场夺岛之战,却因为种种原因,遭到了重大失利。

毛主席痛心疾首地说:这是自解放战争以来,第一次不该有的牺牲!

他说,通知台湾的同志,是时候启动“密使一号”了……

第一次金门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金门战役

1949年10月和11月,解放军攻打金门和舟山群岛先后失利,这两场战斗给一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解放军敲响了警钟。

解放台湾比预料中的要困难得多。

要么就要筹备海军,但十年空军,百年海军,想筹建海军,谈何容易?

于是,远在北京的毛主席拍了板:启动“密使一号”。

密使一号是我党精心安排,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一个重要人物。

他的保密级别处于最高,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被唤醒。

但显然,在解放台湾的关键时刻,需要他的苏醒和帮助。由于密使一号身处国民党高层,身份地位至关重要。为了和对方顺利接头,拿到关键情报。华东局决定派遣长期在上海、香港从事情报工作的女党员朱谌之赴台,与密使一号建立联系。

密使一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使一号

1949年12月,台北大安区,一名国军将领来回在屋中踱步,显得焦躁不安。

根据他掌握的情报,中共华东局派出的联络员应该早就到了,可到现在仍然杳无音讯,就怕出现什么意外……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他心里一惊,难道自己暴露了吗?

门外又传来一阵敲门声,过了几秒,才有慢悠悠的声音传进来:

将军您好,我是陈太太,老郑让我来取他留在这的包裹。

听到这,这名国军将领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老郑是一个人的‘代号’。

身份也是绝密,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这个老郑,是现在中共台湾地下党的最高领导人——蔡孝乾。

而陈太太,就是负责前来接头的中共地下党朱谌之。

他急忙起身,整了整衣装,打开了房门,房外是身着旗袍、身材修长的朱谌之。

见到自己的联络人,将军没有浪费时间,马上从抽屉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交到了她的手上。

朱谌之也一样寒暄着,拿到情报后,没有丝毫停留,马上离开了对方的府邸。

老蒋曾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说:“国民党的败退,因意志不坚的将领太多,都中了共产党的毒。”

因此在战争的后期,他对谍报工作愈加重视,这种重视贯穿了他的后半生。

尽管岛上风云变幻,身处虎穴的密使一号和朱谌之还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机智,传递出了一个又一个情报,帮助我党取得了大量优势。

这其中就包括《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最新汇编的舟山群岛、大、小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台湾海峡、台湾海区的海流资料以及其他重要的军事情报,甚至还有一份《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等。

这批绝密情报迅速通过香港传递到了华东局,其中有几份还被直接呈送到了毛主席的面前。

在得到这些情报后,为削弱国民党的守备力量,我军先后七次对金门群岛发起了大规模的炮击,由于我军对岛上的军事防御布局已经了然于胸,在第一次炮击时,就准确突袭了岛内的国民党军舰艇,甚至还截断了岛上的部分补给线。

经过几次金门炮击战役后,国民党随意四处袭击我周边沿海的行为终于被遏制,我东南沿海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而这都要首先归功于密使一号的情报。

尽管情报传递顺利,也成功削弱了国民党军的力量。但密使一号知道,他离真正解放台湾这个终极目标,还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而就在这时候,一件意外发生了。

这个意外,让密使一号以及整个台湾地下党面临暴露的巨大风险……